再用韻酬同遊諸公

· 劉詵
聽盡城鍾聽寺鐘,暖風扶醉覺衣重。 粥魚餉午催僧飯,酒榼行春酹墓鬆。 羈客得晴辭櫪馬,歸人分路各房蜂。 簪花泥飲田間老,我自不如渠興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粥魚:指僧人。因僧人過午不食,故稱。
  • 餉午:指午飯。
  • 酒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 行春:指遊春。
  • :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羈客:旅人。
  • 櫪馬:馬槽中的馬,比喻困頓的處境。
  • 房蜂:分巢的蜜蜂。
  • 簪花:插花於冠。
  • 泥飲:沉溺於飲酒。

翻譯

在城中聽盡鐘聲,又到寺廟聽鍾,暖風中帶着醉意,感覺衣服都變得沉重。僧人在午飯時催促着吃飯,我們則帶着酒器遊春,用酒祭奠墓旁的松樹。旅人得到了晴天,告別了困頓的處境,歸家的人像分巢的蜜蜂各自分路。在田間,我看到插花的老者沉溺於飲酒,我自愧不如他的興致濃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城與寺的鐘聲、暖風中的醉意、僧人的生活、遊春祭奠的場景,以及旅人與歸家的對比,展現了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畫面。詩中「羈客得晴辭櫪馬,歸人分路各房蜂」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旅人解脫束縛的喜悅和歸家者的分道揚鑣。結尾「簪花泥飲田間老,我自不如渠興濃」則流露出對田間老者自在生活的羨慕,體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