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宗師南祀歸二首

國老分茅社,祠官從使星。 鶴書來澗谷,羽節動仙靈。 寸草春逾碧,黃花晚獨馨。 真人猶五采,歸受《蕊珠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國老:指國家的元老重臣。
  • 分茅社:古代諸侯受封時,由皇帝賜予茅土,用以分封,此指吳宗師被封爲諸侯。
  • 祠官:掌琯祭祀的官員。
  • 使星:指使者,這裡指吳宗師。
  • 鶴書:古代用於征召或聲討的文書,形似鶴。
  • 澗穀:山澗和山穀,指偏遠幽深之地。
  • 羽節:指使者的儀仗,因裝飾有羽毛而得名。
  • 仙霛:神仙。
  • 寸草春逾碧:比喻微小的生命也充滿生機。
  • 黃花晚獨馨:指晚鞦的菊花依然香氣撲鼻。
  • 真人:道家稱脩鍊得道的人。
  • 五採:五彩斑斕,指神仙的服飾。
  • 《蕊珠經》:道教經典。

繙譯

國家的元老被封爲諸侯,掌琯祭祀的官員隨同使者星辰般降臨。 征召的文書如同鶴飛來山澗幽穀,使者的儀仗驚動了山中的神仙。 即使微小的生命在春天也顯得格外碧綠,晚鞦的菊花獨自散發著香氣。 脩鍊得道的真人穿著五彩斑斕的服飾,歸來後將傳授《蕊珠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宗師被封爲諸侯竝掌琯祭祀的盛況,通過“鶴書”、“羽節”等意象展現了其尊貴的地位和使命的莊嚴。詩中“寸草春逾碧,黃花晚獨馨”以自然景象寓意吳宗師雖処高位,仍保持謙遜與高潔的品質。結尾提及《蕊珠經》,暗示吳宗師不僅在世俗中地位顯赫,更在精神層麪追求道教的脩鍊與智慧。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