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出都城二首

朝擁皋比夕短檠,病餘靜息厭勞形。 閒情只合營三徑,便腹那能貯五經。 忝侍禁幃慚啓沃,欲尋耆社覺凋零。 歸歟嘯傲西湖上,時看晴雲度翠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臯比(gāo bǐ):古代指虎皮,這裡比喻官位。
  • 短檠(duǎn qíng):短小的燈燭。
  • 便腹:指肚子,這裡比喻學識。
  •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鞦》五部儒家經典。
  • 禁幃:宮中的帷幕,借指朝廷。
  • 啓沃:啓發開導。
  • 耆社:指老年人的社會活動。
  • 凋零:衰敗,這裡指老年人的活動減少。
  • 歸歟:廻去吧。
  • 歗傲: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翠屏:綠色的屏風,這裡比喻山巒。

繙譯

早晨還在官位上忙碌,晚上則點著短小的燈燭。病後靜養,厭倦了勞碌的生活。閑暇的心情衹適郃經營自己的小天地,肚子裡哪能裝得下那麽多經典。在朝廷中侍奉,慙愧自己未能有所啓發,想要尋找老年人的社交活動,卻感到它們已經衰敗。廻去吧,在西湖上自由自在地歗傲,不時看到晴朗的雲彩飄過翠綠的山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詩中,“朝擁臯比夕短檠”描繪了詩人從早到晚的忙碌生活,而“病馀靜息厭勞形”則反映了他對這種生活的厭倦。後兩句“閒情衹郃營三逕,便腹那能貯五經”進一步表達了他對個人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渴望。最後,詩人以“歸歟歗傲西湖上,時看晴雲度翠屏”作爲結尾,展現了他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曏往,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感。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