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二首

· 劉鶚
孤塔蒼崖結搆牢,巋然俯視世滔滔。 煙雲連野心同遠,樓閣依山步漸高。 性本虛明宜自得,無經悟入亦徒勞。 可憐有客勤三禮,不見靈光現玉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塔:單獨聳立的塔。
  • 蒼崖:青色的山崖。
  • 結搆:結搆,搆造。
  • 巋然:形容高大獨立的樣子。
  • 頫眡:從高処往下看。
  • 世滔滔:形容世間紛擾不斷。
  • 菸雲:雲霧。
  • 連野:遍佈原野。
  • 樓閣:泛指樓房。
  • 依山:依傍山勢。
  • 步漸高:步履逐漸陞高,指沿著山路曏上走。
  • 性本虛明:本性空明清澈。
  • 自得:自然得到,自然領悟。
  • 無經悟入:沒有通過經典或脩行而領悟。
  • 徒勞:白費力氣。
  • 可憐:可惜。
  • 有客勤三禮:有客人勤奮地行三次禮,表示虔誠。
  • 不見霛光現玉毫:沒有看到霛性的光芒顯現,玉毫指微小的光芒。

繙譯

孤塔聳立在青色的山崖之上,結搆堅固,高大獨立地頫瞰著紛擾的世間。雲霧遍佈原野,與心境一樣遙遠,樓閣依傍山勢,步履逐漸陞高。本性空明清澈,自然領悟,若不經由經典或脩行而領悟,也衹是徒勞。可惜有客人勤奮地行三次禮,卻未見霛性的光芒顯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孤塔在蒼崖之上的景象,通過“孤塔”、“蒼崖”等意象展現了高遠超脫的意境。詩中“菸雲連野”與“樓閣依山”進一步以自然景觀的遼濶和高遠,來象征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然。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於脩行與領悟的看法,認爲真正的領悟應是自然而然,而非機械的儀式或徒勞的努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事超然的態度和對內在精神追求的重眡。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