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清明綠野,玉色明春酒。燕地雪如沙,爲喚起、斗南溫秀。鬢絲禪榻,夢覺古揚州,瑤臺路,返魂香,好在啼妝瘦。
春前入眼,似是章臺柳。欲典鷫鸘裘,誤金車、香迎馬首。綠陰青子,後日便東風,鞦韆散,暮寒生,月到西廂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驀山溪:詞牌名,又名「上陽春」。
- 燕地:指古代燕國所在地,今河北一帶。
- 鬢絲禪榻:指在禪房中,鬢髮如絲,形容年老。
- 夢覺:夢醒。
- 古揚州:指古代的揚州,今江蘇揚州。
- 瑤臺路:指通往仙境的路。
- 返魂香:傳說中能使人復活的香。
- 啼妝瘦:形容女子因哭泣而顯得消瘦。
- 章臺柳:指柳樹,也暗喻妓女。章臺爲漢代長安街名,多妓院。
- 鷫鸘裘:一種用鷫鸘(一種鳥)羽毛製成的裘衣。
- 金車:裝飾華麗的車。
- 香迎馬首:形容馬車行駛時,香氣四溢。
- 綠陰青子:指綠樹成蔭,青果累累。
- 鞦韆散:指鞦韆停止擺動。
- 暮寒生:傍晚時分的寒意。
- 西廂:指西邊的廂房。
翻譯
清明時節,綠野如茵,玉色的春酒明亮。燕地的雪如同沙粒,爲了喚醒那斗南的溫暖與秀美。在禪房中,鬢髮如絲,夢醒後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揚州。通往仙境的路上,返魂香依舊,好在那哭泣的女子已顯得消瘦。
春天來臨前,眼中所見,似乎是章臺邊的柳樹。想要典當鷫鸘裘,卻誤以爲金車上的香氣是迎接馬首的。綠樹成蔭,青果累累,日後東風將至,鞦韆停止擺動,傍晚寒意生起,月亮升至西廂之後。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明時節爲背景,描繪了春日的景色與情感。詞中通過對清明綠野、燕地雪景的描繪,展現了北方的春日風光。同時,通過「鬢絲禪榻」、「夢覺古揚州」等句,表達了詞人對往昔的懷念與追憶。整首詞意境深遠,情感細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