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鷓鴣

◇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無冰。 三月作丘甲。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丘使也。 夏,臧孫許及晉侯盟於赤棘。 秋,王師敗績於貿戎。孰敗之?蓋晉敗之,或曰貿戎敗之。然則曷爲不言晉敗之?王者無敵,莫敢當也。 冬十月。 ◇成公二年 春,齊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衛孫良夫帥師及齊師戰於新築,衛師敗績。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會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手及齊侯戰於鞍,齊師敗績。曹無大夫,公子手何以書?憂內也。 秋七月,齊侯使國佐如師。己酉,及國佐盟於袁婁。君不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獲也。其佚獲奈何?師還齊侯,晉郤克投戟逡巡再拜稽首馬前。逢醜父者,頃公之車右也,面目與頃公相似,衣服與頃公相似,代頃公當左。使頃公取飲,頃公操飲而至,曰:「革取清者。」頃公用是佚而不反。逢醜父曰:「吾賴社稷之神靈,吾君已免矣。」郤克曰:「欺三軍者其法奈何?」曰:「法斮。」於是斮逢醜父。己酉,及齊國佐盟於袁婁。曷爲不盟於師而盟於袁婁?前此者,晉郤克與臧孫許同時而聘於齊。蕭同侄子者,齊君之母也,踊於棓而窺客,則客或跛或眇,於是使跛者迓跛者,使眇者迓眇者。二大夫出,相與踦閭而語,移日然後相去。齊人皆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二大夫歸,相與率師爲鞍之戰,齊師大敗。齊侯使國佐如師,郤克曰:「與我紀侯之甗,反魯、衛之侵地,使耕者東畝,且以蕭同侄子爲質,則吾舍子矣。」國佐曰:「與我紀侯之甗,請諾。反魯、衛之侵地,請諾。使耕者東畝,是則土齊也。蕭同侄子者,齊君之母也,齊君之母,猶晉君之母也,不可。請戰,一戰不勝請再,再戰不勝請三,三戰不勝,則齊國儘子之有也,何必以蕭同侄子爲質?」揖而去之。郤克□矢魯、衛之使,使以其辭而爲之請,然後許之。逮於袁婁而與之盟。 八月壬午,宋公鮑卒。 庚寅,衛侯漱卒。取汶陽田。汶陽田者何?鞍之賂也。 冬,楚師、鄭師侵衛。 十有一月,公會楚公子嬰齊於蜀。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齊人、曹人、邾婁人、薛人、鄶人盟於蜀。此楚公子嬰齊也,其稱人何?得一貶焉爾。◇成公三年春王正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 辛亥,葬衛繆公。 二月,公至自伐鄭。 甲子,新宮災,三日哭。新宮者何?宣公之宮也。宣宮則曷爲謂之新宮?不忍言也。其言三日哭何?廟災三日哭,禮也。新宮災何以書?記災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晉。 鄭公子去疾帥師伐許。 公至自晉。 秋,叔孫僑如率師圍棘。棘者何?汶陽之不服邑也。其言圍之何?不聽也。 大雩。 晉郤克、衛孫良夫伐將咎如。 冬,十有一月,晉侯使荀庚來聘。衛侯使孫良夫來聘。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孫良夫盟,此聘也,其言盟何?聘而言盟者,尋舊盟也。 鄭伐許。 ◇成公四年春,宋公使華元來聘。 三月壬申,鄭伯堅卒。杞伯來朝。 夏四月甲寅,臧孫許卒。公如晉。 葬鄭襄公。 秋,公至自晉。冬,城運。鄭伯伐許。 ◇成公五年 春王正月,杞叔姬來歸。 仲孫蔑如宋。 夏,叔孫僑如會晉荀秀於谷。 梁山崩。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大也。何大爾?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水不。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爲天下記異也。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十有二月己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婁子、杞伯同盟於蟲牢。 ◇成公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 二月辛巳,立武宮。武宮者何?武公之宮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武宮,非禮也。 取鄟。鄟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爲不繫於邾婁?諱亟也。 衛孫良夫率師侵宋。 夏六月,邾婁子來朝。 公孫嬰齊如晉。 壬申,鄭伯費卒。 秋,仲孫蔑、叔孫僑如率師侵宋。 楚公子嬰齊率師伐鄭。冬,季孫行父如晉。 晉欒書率師侵鄭。 ◇成公七年 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吳伐郯。 夏五月,曹伯來朝。 不郊,猶三望。 秋,楚公子嬰齊率師伐鄭。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婁子、杞伯救鄭。八月戊辰,同盟於馬陵。公至自會。 吳入州來。 冬,大雩。 衛孫林父出奔晉。◇成公八年 春,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於齊。來言者何?內辭也,脅我使我歸之也。曷爲使我歸之?鞍之戰,齊師大敗,齊侯歸,吊死視疾,七年不飲酒、不食肉。晉侯聞之曰:「嘻!奈何使人之君七年不飲酒、不食肉,請皆反其所取侵地。」晉欒書帥師侵蔡。公孫嬰齊如莒。 宋公使華元來聘。 夏,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納幣不書,此何以書?錄伯姬也。 晉殺其大夫趙同、趙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來錫公命。其稱天子何?元年春王正月,正也,其餘皆通矣。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晉侯使士燮來聘。 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人、邾婁人伐郯。 衛人來媵。媵不書,此何以書?錄伯姬也。 ◇成公九年 春王正月,杞伯來逆叔姬之喪以歸。杞伯曷爲來逆叔姬之喪以歸?內辭也,脅而歸之也。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於蒲。公至自會。 二月,伯姬歸於宋。 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錄伯姬也。晉人來媵。媵不書,此何以書?錄伯姬也。秋七月丙子,齊侯無野卒。 晉人執鄭伯。晉欒書帥師伐鄭。 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庚申,莒潰。楚人入運。 秦人、白狄伐晉。鄭人圍許。 城中城。 ◇成公十年春,衛侯之弟黑背率師侵鄭。夏四月,五卜郊不從,乃不郊。其言乃不郊何?不免牲,故言乃不郊也。 五月,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齊人來媵,媵不書,此何以書?錄伯姬也。三國來媵非禮也,曷爲皆以錄伯姬之辭言之?婦人以衆多爲侈也。 丙午,晉侯孺卒。 秋七月。公如晉。 ◇成公十一年 春王三月,公至自晉。 晉侯使郤州來聘。己丑,及郤州盟。 夏,季孫行父如晉。秋,叔孫僑如如齊。 冬十月。 ◇成公十二年 春,周公出奔晉。周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王者無外,此其言出何?自其私土而出也。 夏,公會晉侯、衛侯於沙澤。 秋,晉人敗狄於交剛。 冬十月。 ◇成公十三年 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 三月,公如京師。 夏五月,公自京師遂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婁人、滕人伐秦。其言自京師何?公鑿行也。公鑿行奈何?不敢過天子也。 曹伯廬卒於師。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葬曹宣公。◇成公十四年 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夏,衛孫林父自晉歸於衛。 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 鄭公子喜率師伐許。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冬十庚寅,衛侯臧卒。秦伯卒。 ◇成公十五年春王二月,葬衛定公。 三月乙巳,仲嬰齊卒。仲嬰齊者何?公孫嬰齊也。公孫嬰齊則曷爲謂之仲嬰齊?爲兄後也。爲兄後則曷爲謂之仲嬰齊?爲人後者爲之子也。爲人後者爲其子,則其稱仲何?孫以王父字爲氏也。然則嬰齊孰後?歸父也。歸父使於晉而未反,何以後之?叔仲惠伯傅子赤者也,文公死,子幼,公子遂謂叔仲惠伯曰:「君幼如之何?願與子慮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有?」公子遂知其不可與謀,退而殺叔仲惠伯,弒子赤而立宣公。宣公死,成公幼,臧宣公者相也。君死不哭,聚諸大夫而問焉曰:「昔者叔仲惠伯之事,孰爲之?」諸大夫皆雜然曰:「仲氏也,其然乎?」於是遣歸父之家,然後哭君,歸父使乎晉,還自晉,至檉,聞君薨家遣,墠帷哭君成踊,反命於介,自是走之齊。魯人徐傷歸父之無後也,於是使嬰齊後之也。 癸丑,公會晉侯、衛侯、鄭伯、曹伯、宋世子成、齊國佐、邾婁人同盟於戚。晉侯執曹伯歸之於京師。公至自會。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鄭。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宋華元出奔晉。 宋華元自晉歸於宋。 宋殺其大夫山。 宋魚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高無咎、宋華元、衛孫林父、鄭公子鰍、邾婁人會吳於鍾離。曷爲殊會吳?外吳也。曷爲外也?《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爲以外內之辭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許遷於葉。 ◇成公十六年 春王正月,雨木冰。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何以書?記異也。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鄭公子喜帥師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晉侯使欒□來乞師。 甲午晦。晦者何?冥也。何以書?記異也。晉侯及楚子、鄭伯戰於鄢陵,楚子、鄭師敗績。敗者稱師,楚何以不稱師?王痍也。王痍者何?傷乎矢也。然則何以不言師敗績?末言爾。 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婁人於沙隨。不見公,公至自會。不見公者何?公不見見也。公不見見,大夫執。何以致會?不恥也。曷爲不恥?公幼也。 公會尹子、晉侯、齊國佐、邾婁人伐鄭。 曹伯歸自京師。執而歸者名,曹伯何以不名?而不言復歸於曹何?易也。其易奈何?公子喜時在內也。公子喜時在內則何以易?公子喜時者仁人也。內平其國而待之,外治諸京師而免之。其言自京師何?言甚易也,舍是無難矣。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於招丘。執未可言舍之者,此其言舍之何?仁之也。曰在招丘悕矣。執未有言仁之者,此其言人之何?代公執也。其代公執奈何?前此者晉人來乞師而不與,公會晉侯將執公,季孫行父曰:「此臣之罪也。」於是執季孫行父。成公將會厲公,會不當期,將執公。季孫行父曰:「臣有罪,執其君;子有罪,執其父;此聽失之大者也。今此臣之罪也,舍臣之身,而執臣之君,吾恐聽失之爲宗廟羞也。」於是執季孫行父。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 十有二月乙丑,季孫行父及晉郤州盟於扈。 公至自會。 乙酉,刺公子偃。 ◇成公十七年 春,衛北宮結率師侵鄭。 夏,公會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邾婁人伐鄭。 六月乙酉,同盟於柯陵。秋,公至自會。齊高無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然則郊曷用?郊用正月上辛,或曰用然後郊。 晉侯使荀罃來乞師。 冬,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人、邾婁人伐鄭。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鄭。壬申,公孫嬰齊卒於狸軫。非此月日也,曷爲以此月日卒之?待君命然後卒大夫。曷爲待君命然後卒大夫?前此者嬰齊走之晉,公會晉侯,將執公。嬰齊爲公請,公許之,反爲大夫,歸至於狸軫而卒。無君命不敢卒大夫,公至,曰:「吾固許之,反爲大夫。」然後卒之。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邾婁子玃且卒。 晉殺其大夫郤金奇、郤州、郤至。楚人滅舒庸。 ◇成公十八年 春王正月,晉殺其大夫胥童。庚申,晉弒其君州蒲。 齊殺其大夫國佐。 公如晉。 夏,楚子、鄭伯伐宋。宋魚石復入於彭城。 公至自晉。晉侯使士丐來聘。 秋,杞伯來朝。 八月,邾婁子來朝。 築鹿囿。何以書?譏。何譏爾?有囿矣,又爲也。 己丑,公薨於路寢。 冬,楚人、鄭人侵宋。晉侯使士彭來乞師。 十有二月,仲孫蔑會晉侯、宋公、衛侯、邾婁子、齊崔杼同盟於虛朾。 丁未,葬我君成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酬春:迎接春天的到來。
  • 典春衣:典當春衣,指爲了買酒而典當衣物。
  • 孤負:辜負。
  • 婆娑:形容舞動的樣子,這裏指自由自在地生活。
  • 丘壑:山丘和溝壑,泛指山水自然。
  • 書生:讀書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大抵:大概,通常。
  • 少成事:成就的事情不多。
  • 老境:老年時期。
  • 加數年:多活幾年。
  • 上元約:上元節的約定,上元節即元宵節。
  • 壺天:指仙境,這裏比喻醉後的美好境界。

翻譯

迎接春天,應當有如川流不息的美酒。即使爲了買酒而典當春衣,也自認爲是一種賢德。我辜負了這美好的風光,忙碌中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寧願自由自在地在山水間舞動,那份興致是無邊無際的。 作爲一個讀書人,我大概成就不多,但老年時期還能多活幾年。我重新約定在梅花盛開的上元節相聚,醉後歸去,彷彿星斗都聚集在仙境般的壺天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詩中,「酬春當得酒如川」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烈歡迎,而「日典春衣也自賢」則體現了作者爲了享受春光不惜典當衣物的豁達態度。後句「孤負風光忙有底,婆娑丘壑興無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無限嚮往和對忙碌生活的厭倦。結尾的「重作梅花上元約,醉歸星斗聚壺天」則描繪了作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對醉後仙境般體驗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自然與自由的精神風貌。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爲元帥府令史,後隨軍攻宋。熙宗時,爲都元帥宗弼總軍中六部事。海陵王時,擢遷戶部尚書。海陵遷中都,徙榷貨務以實都城,復鈔引法,皆自松年啓之。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文詞清麗,尤工樂府,與吳激齊名,時號吳、蔡體。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