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景遠學士立春日二首

· 楊載
大雪入歲暮,其兆爲有年。 瀌瀌始彌旬,父老怨苦寒。 平旦上馬去,重裘忽如單。 況彼牛衣子,束縕噓微煙。 賴有固窮節,猶念及古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暮:年末。
  • 有年:豐收之年。
  • 瀌瀌(biāo biāo):形容大雪紛飛的樣子。
  • 彌旬:滿十天。
  • 牛衣子:指貧苦的農民。
  • 束縕(yùn):捆綁的麻繩,這裏指貧苦人家的簡陋衣物。
  • 噓微煙:形容生活貧困,只能燒些微弱的火取暖。
  • 固窮節:堅守貧窮的節操。
  • 古先:古代的先賢。

翻譯

大雪降臨在年末,這是豐收之年的預兆。大雪紛飛已經持續了十天,老人們抱怨這嚴寒的苦楚。清晨騎馬上路,厚重的裘皮衣服突然感覺單薄。更何況那些貧苦的農民,他們只能穿着簡陋的衣物,點燃微弱的火取暖。幸好有堅守貧窮節操的人,他們仍然懷念古代的先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歲暮大雪的景象,通過對比富人與貧苦農民的生活狀態,展現了社會的貧富差距。詩中「瀌瀌始彌旬」形象地描繪了大雪的連綿不斷,而「父老怨苦寒」則傳達了人們對嚴寒的不滿。後文通過對「牛衣子」和「束縕噓微煙」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對貧苦生活的同情。最後,詩人讚揚了那些即使在貧困中仍堅守節操,懷念古先的人,體現了對高尚品德的推崇。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