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魯公還秦南

錦衣樹纛向秦川,有客將離獨黯然。 日食猶分丞相餅,傳呼自愧孝廉船。 春風過雁青天外,暮雨行人積水邊。 應到清湘聞欸乃,楚儂此曲至今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衣樹纛(dào):指穿着華麗的衣服,樹起大旗,形容出行的盛況。
  • 黯然:形容心情沮喪、悲傷的樣子。
  • 日食:這裏指日常的食物。
  • 丞相餅:可能指當時高級官員所享用的食物,也可能是指某種特別的餅食。
  • 孝廉船:指載有孝廉(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身份)的船隻,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的船。
  • 欸乃(ǎi nǎi):形容搖櫓聲,這裏指船行水上的聲音。
  • 楚儂:楚地的方言,這裏指楚地的歌曲或說話聲。

翻譯

穿着錦衣,樹起大旗,向着秦川出發,有一位客人即將離別,獨自感到悲傷。 日常的食物還能分到丞相的餅,傳呼聲中自愧不如孝廉船上的榮耀。 春風中,過路的雁羣在青天之外飛翔,暮雨中,行人在積水的路邊行走。 應該能聽到清湘江上的搖櫓聲,楚地的歌曲至今仍在傳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場景中的深情與景緻。通過「錦衣樹纛」和「黯然」的對比,突出了離別的沉重心情。詩中「日食猶分丞相餅,傳呼自愧孝廉船」反映了作者的自謙與對友人的敬重。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春風過雁」和「暮雨行人」,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離別的悽美。結尾的「應到清湘聞欸乃,楚儂此曲至今傳」則寄託了對友人旅途的祝願和對傳統文化的懷念。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