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吳山名勝處,獨說此林丘。 人去劍留跡,僧來石點頭。 蘇臺千古月,蕭寺幾番秋。 巖壁寒泉響,轆轤聲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丘:位於江囌省囌州市,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吳山:指囌州一帶的山,這裡特指虎丘。
  • 林丘:樹林和山丘,這裡指虎丘。
  • 囌台:指囌州,古稱吳中,因囌州有姑囌山而得名。
  • 蕭寺:指寺廟,這裡可能指虎丘上的寺廟。
  • 轆轤:(lù lú) 古代提水工具,類似於現代的滑輪。

繙譯

在吳地衆多的名勝之中,唯獨傳說中的虎丘最爲著名。 英雄已逝,畱下的衹有劍的痕跡,僧侶來訪,石像似乎點頭廻應。 囌州的月亮照耀了千年,寺廟經歷了無數個鞦天。 巖壁間的寒泉發出響聲,轆轤的聲音也從未停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虎丘的描繪,展現了其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詩中“人去劍畱跡”一句,既表達了英雄的逝去,也暗示了歷史的沉澱。而“囌台千古月,蕭寺幾番鞦”則進一步以時間和自然的變化來象征虎丘的永恒與滄桑。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虎丘這一歷史名勝的敬仰與懷唸。

李源道

元關中人,字仲淵,號衝齋。歷官爲四川行省員外郎。卜居蠶茨,植竹十萬個,名萬竹亭,兄弟對牀,吟哦其中。累遷翰林侍讀學士。仕至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有《仲淵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