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和詩,即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薩天錫:元代詩人,此詩爲和其詩韻。
- 雙櫓:兩支櫓,櫓是一種劃船的工具。
- 鵞鸛:鵞和鸛的叫聲,比喻櫓聲。
- 中流擊楫:指船行至江中時劃槳,比喻決心和毅力。
- 渡江去:過江。
- 啼雞:雞叫聲。
- 非惡聲:不是不好的聲音,這裡指雞叫聲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吉祥的。
繙譯
江邊的楊柳再次變得青翠,兩支櫓劃動時發出像鵞和鸛一樣的鳴叫聲。船行至江中時,我們用力劃槳渡過江去,夜半時分,雞的啼叫聲竝非不祥之音,而是預示著新的一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上行船的情景,通過楊柳的青翠、櫓聲的生動比喻,以及渡江的決心和雞啼的寓意,表達了詩人對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詩中“中流擊楫”一句,形象地展現了渡江的決心和力量,而“夜半啼雞非惡聲”則巧妙地以雞啼聲象征新的一天的開始,傳遞出樂觀曏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