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試院即事三首

老槐儼立拂穹蒼,庭戶森然白晝長。 地繞汾流常沮洳,山違鬆漢半微茫。 西河舊是詩書裏,曲沃今爲農圃場。 蟋蟀在堂秋欲暮,絕憐儉俗尚陶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儼立:莊重地站立。
  • 穹蒼:天空。
  • 庭戶:庭院和門戶。
  • 森然:形容環境安靜而嚴肅。
  • 汾流:指汾河,流經山西省的一條河流。
  • 沮洳:低溼的地方。
  • 鬆漢:松樹和漢水,這裏泛指山川。
  • 微茫:模糊不清。
  • 西河:古代地名,今山西省一帶。
  • 曲沃:地名,位於今山西省。
  • 農圃場:農田和菜園。
  • 蟋蟀在堂:蟋蟀在屋內鳴叫,表示秋天已深。
  • 儉俗:節儉的風俗。
  • 陶唐:指古代的堯帝,因其封地在陶和唐,故稱。

翻譯

老槐樹莊重地站立着,彷彿要拂觸天空,庭院和門戶在白晝顯得格外漫長而靜謐。 地面環繞着汾河,常常是低溼之地,山脈與松樹和漢水相隔,半隱半現,模糊不清。 西河曾是詩書之地,而曲沃現在則變成了農田和菜園。 蟋蟀在屋內鳴叫,預示着秋天即將結束,深感節儉的風俗仍然保持着古代堯帝時期的風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河東試院的景象,通過對老槐、庭戶、汾流等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秋日的寧靜與深遠。詩中「西河舊是詩書裏,曲沃今爲農圃場」一句,既表達了對往昔文化的懷念,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結尾提到「蟋蟀在堂秋欲暮,絕憐儉俗尚陶唐」,則抒發了對古樸節儉風俗的讚美,體現了詩人對傳統美德的推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