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館

夜涼金氣轉悽其,正是羈孤不寐時。 千古傷心南渡曲,一襟清淚北征詩。 霜凝鞞鼓星橫劍,風捲旌旗月滿卮。 旅雁已離榆塞去,帛書搖曳過江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氣:鞦氣。
  • 淒其:淒涼。
  • 羈孤:旅途中的孤獨。
  • 不寐:失眠。
  • 南渡曲:指南宋朝廷南渡的歷史事件。
  • 北征詩:指北伐的詩歌。
  • 鞞鼓(bǐng gǔ):古代軍中的一種小鼓。
  • 月滿卮(zhī):卮是古代盛酒的器皿,月滿卮形容月光如水,灑滿酒盃。
  • 榆塞:邊塞的榆林,泛指邊疆。
  • 帛書:寫在絲帛上的書信。

繙譯

夜深了,鞦氣轉涼,感覺更加淒涼,這正是旅途中孤獨失眠的時刻。 千古以來,南渡的歷史令人傷心,我滿懷清淚,吟詠北伐的詩篇。 霜凝結在軍鼓上,星星橫掛在劍上,風卷起旌旗,月光灑滿酒盃。 旅途中的雁群已經離開邊疆,而我的家書還在江上搖曳,遲遲未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旅人的孤獨與哀愁。詩中,“夜涼金氣轉淒其”一句,既表達了鞦夜的寒冷,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淒涼。通過對“南渡曲”和“北征詩”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歷史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描繪軍鼓、星劍、旌旗和月光,營造了一種邊塞的蒼涼氛圍。最後,以旅雁和帛書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旅途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