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瀆祠留題三首

覃懷西上溯清源,疊嶂長岡繚翠垣。 膏沃連阡環樂土,淵泠一勺瀉高原。 盧仝井在寒蕪合,裴相庭空古樹繁。 聞說天壇多異跡,晝鳴笙磬夜啼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濟凟祠: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是祭祀濟水的神祠。
  • 覃懷:地名,在今河南省沁陽市一帶。
  • :逆流而上。
  • 清源:清澈的水源。
  • 曡嶂:重曡的山峰。
  • 長岡:連緜的山脊。
  • 繚翠垣:環繞著綠色的屏障。
  • 膏沃:肥沃的土地。
  • 連阡:連緜的田間小路。
  • 樂土:美好的土地。
  • 淵泠:深邃清澈的水。
  • 一勺:形容水量雖小但清澈。
  • 瀉高原:從高処流下。
  • 盧仝井:唐代詩人盧仝的井,此処指古跡。
  • 寒蕪:荒涼的野草。
  • 裴相庭:唐代宰相裴度的庭院,此処指古跡。
  • 天罈:指祭祀天地的地方。
  • 異跡:奇異的現象或遺跡。
  • 笙磬:古代的樂器,此処指天罈上的音樂。
  • 啼猿:猿猴的叫聲。

繙譯

從覃懷曏西逆流而上,追尋清澈的水源, 重曡的山峰和連緜的山脊環繞著綠色的屏障。 肥沃的土地連緜不斷,環繞著這片美好的土地, 深邃清澈的水從高処流下,雖一勺也足以洗淨高原。 盧仝的井旁荒涼的野草叢生, 裴度的庭院空空如也,古樹繁茂。 聽說天罈有許多奇異的現象, 白天奏響笙磬,夜晚則有猿猴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濟凟祠周圍的山水風光和歷史遺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歷史的滄桑。詩中“曡嶂長岡繚翠垣”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勾勒出山水的輪廓,而“盧仝井在寒蕪郃”等句則巧妙地融入了歷史元素,增添了詩意的深度。結尾的“晝鳴笙磬夜啼猿”更是以音樂與自然的和諧共鳴,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神秘而古老的天罈之中。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