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和王昭儀韻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恨黑風、吹雨溼霓裳,歌聲歇。
人去後,書應絕。腸斷處,心難說。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蟬娟,菱花缺。
拼音
序
王昭儀即王清惠,在南宋末入宮爲昭儀。她才華過人,和汪元量惺惺相惜,關係甚密。汪元量以琴侍於宮廷,曾“爲太室、王昭儀鼓琴奉后酒”。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二人同隨三宮被俘至元大都。主在途中曾作《滿江紅》,傳誦一時。汪元量在抵燕之後,也作了這首和詞。
上闋主要以追述昔日宮中的繁華生活爲主,和王詞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憶內容不一。王詞中回憶得寵之經歷,而汪詞中多回憶宴會。“天上”三句,借西王母瑤池蟠桃大會的盛況,比喩謝後歡宴的逸樂。天上人家,喩指皇宮。“被午夜”兩句,宴會氣氛熱烈,通宵達旦,一夜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花覆”二句看出場面的豪華。鸞閣外,龍樓房,花圍錦簇,香烟繚繞。帝王將相,氣派十足。“恨黑風”兩句,戰爭的血雨腥風急驟降臨,豪華頓失。汪詞取意於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賞羽衣曲”;汪詞改用“黑風吹雨”的意象,表達十分含蓄。
“人去後”四个三字句,節奏急促,如音節中的快拍,刻畫出王清惠北上後的心境:家書斷絶,肝腸寸斷,誰能與訴。這主要寫鄉愁。“心難説”是翻錄王詞原作“無限事”憑誰説“”更那堪“兩句,講家愁國恨。時値蒼生塗炭,江山瘡痍,形勢危艱,令人柔腸寸斷,加深了”難説“的深度。杜宇,古代蜀國望帝的姓名,相傳他死後靈魂化作杜鵑鳥,鳴聲凄厲。啼聲不斷,至血出乃止。”杜鵑啼血“常作爲國亡家破痛烈心情的象徵。”事去“一聯,不僅對偶精工,而且內容深廣:”東汴水“句指金滅北宋,”西湖月“句指元滅南宋,十四个字將南北宋亡國歷史槪括無遺。”西湖月“對應”人去後“其中蘊藏濃濃鄉愁。
賞析
王昭儀即王清惠,在南宋末入宮爲昭儀。她才華過人,和汪元量惺惺相惜,關係甚密。汪元量以琴侍於宮廷,曾“爲太室、王昭儀鼓琴奉後酒”。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二人同隨三宮被俘至元大都。主在途中曾作《滿江紅》,傳誦一時。汪元量在抵燕之後,也作了這首和詞。
上片主要以追述昔日宮中的繁華生活爲主,和王詞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憶內容不一。王詞中回憶得寵之經歷,而汪詞中多回憶宴會。“天上”三句,借西王母瑤池蟠桃大會的盛況,比喻謝後歡宴的逸樂。天上人家,喻指皇宮。“被午夜”兩句,宴會氣氛熱烈,通宵達旦,一夜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花覆”二句看出場面的豪華。鸞閣外,龍樓房,花圍錦簇,香菸繚繞。帝王將相,氣派十足。“恨黑風”兩句,戰爭的血雨腥風急驟降臨,豪華頓失。汪詞取意於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賞羽衣曲”;汪詞改用“黑風吹雨”的意象,表達十分含蓄。
“人去後”四個三字句,節奏急促,如音節中的快拍,刻畫出王清惠北上後的心境:家書斷絕,肝腸寸斷,誰能與訴。這主要寫鄉愁。“心難說”是翻錄王詞原作“無限事”憑誰說“”更那堪“兩句,講家愁國恨。時值蒼生塗炭,江山瘡痍,形勢危艱,令人柔腸寸斷,加深了”難說“的深度。杜宇,古代蜀國望帝的姓名,相傳他死後靈魂化作杜鵑鳥,鳴聲淒厲。啼聲不斷,至血出乃止。”杜鵑啼血“常作爲國亡家破痛烈心情的象徵。”事去“一聯,不僅對偶精工,而且內容深廣:”東汴水“句指金滅北宋,”西湖月“句指元滅南宋,十四個字將南北宋亡國曆史概括無遺。”西湖月“對應”人去後“其中蘊藏濃濃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