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宮

蜀主遺宮有古槐,頹牆古木鳥喈喈。 金輿罷幸荒金屋,玉仗休班廢玉階。 三峽浪舂紅日碎,兩崖風振黑雲霾。 孔明圖壘仍登覽,野寺殘僧拾墮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永安宮:位於四川奉節縣,三國時期蜀漢的宮殿。
  • 蜀主遺宮:指蜀漢劉備的遺留宮殿。
  • 古槐:古老的槐樹。
  • 頹牆:倒塌的牆壁。
  • 鳥喈喈(jiē jiē):鳥叫聲。
  • 金輿:皇帝的車駕。
  • 罷幸:停止巡幸。
  • 荒金屋:荒廢的宮殿。
  • 玉仗:皇帝的儀仗。
  • 休班:停止使用。
  • 廢玉階:廢棄的玉石臺階。
  • 三峽:長江三峽。
  • 浪舂:波浪衝擊。
  • 紅日碎:形容日光被波浪打碎的景象。
  • 兩崖:兩岸的山崖。
  • 風振:風吹動。
  • 黑雲霾:烏雲密佈。
  • 孔明圖壘:諸葛亮(孔明)的軍事防禦工事。
  • 登覽:登高遠望。
  • 野寺:荒野中的寺廟。
  • 殘僧:殘存的僧人。
  • 拾墮柴:撿拾掉落的柴火。

翻譯

蜀漢的永安宮,古槐樹依舊,頹牆旁古木間鳥兒喈喈叫。皇帝的車駕不再巡幸,荒廢的金屋,玉石的儀仗也已停用,玉階廢棄。長江三峽的波浪衝擊着,彷彿要將紅日打碎,兩岸的山崖上風大得吹動黑雲密佈。諸葛亮曾在此地設防,如今我登高遠望,只見野外的寺廟中,殘存的僧人在撿拾掉落的柴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蜀漢永安宮的荒涼景象,通過對古槐、頹牆、荒廢的宮殿和玉階的描寫,傳達出歷史的滄桑和興衰。詩中「三峽浪舂紅日碎」與「兩崖風振黑雲霾」兩句,以壯麗的自然景象映襯出人世的變遷,增強了詩的意境深度。結尾處的「野寺殘僧拾墮柴」則進一步以僧人的孤寂生活,象徵了歷史的落寞與遺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遺蹟的哀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