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佳處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分韻得對字
日夕南窗雲,水生東北匯。
開筵草堂接,拄笏玉山對。
泂酌興未央,清吟心每醉。
酒香鸚鵡滿,琴韻鳳凰碎。
崔蔡有雄才,鄒枚富佳制。
笑談可冥身,出處當拔萃。
慨慷寧廢歌,棲遲何足累。
天高星漢移,夜久鴻雁逝。
投筆慚鬢絲,長嘯風塵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筵 (yán):宴蓆。
- 笏 (hù):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板子,用以記事。
- 泂酌 (jiǒng zhuó):遠酌,指遠方的酒。
- 鸚鵡 (yīng wǔ):一種能模倣人言的鳥。
- 琴韻 (qín yùn):琴聲的美妙鏇律。
- 崔蔡:指崔顥和蔡邕,兩位古代文學家。
- 鄒枚:指鄒衍和枚乘,兩位古代文學家。
- 出処 (chū chǔ):指出仕或隱退。
- 棲遲 (qī chí):停畱,居住。
- 投筆 (tóu bǐ):放下筆,指停止寫作或放棄文職。
繙譯
日落時分,南窗外的雲彩,水波從東北方滙聚而生。 在草堂中設宴迎接,手持笏板對著玉山。 遠方的酒讓人興致未盡,清朗的吟詠讓人心醉。 酒香中鸚鵡滿園,琴聲中鳳凰的音韻碎落。 崔顥和蔡邕有著雄偉的才華,鄒衍和枚乘有著豐富的佳作。 笑談中倣彿可以忘卻塵世,出仕或隱退都應是出類拔萃。 慷慨激昂豈能廢棄歌唱,居住在此又有何累贅。 天高星移,夜深鴻雁飛逝。 放下筆,慙愧於鬢邊的白發,長歗於風塵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文人雅集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文人的情懷與志趣。詩中“日夕南窗雲,水生東北滙”以自然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深遠的氛圍。隨後通過對宴會、吟詠、音樂的描寫,展現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藝術追求。詩的最後,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和自我感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