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南宮江西歸吳門隱居短句奉寄
江國徂春暮,蘭苕生蕙風。
佳人天之末,高隱林泉中。
有懷不能伸,愁思渺無窮。
朱弦發清響,大呂振黃鐘。
依依閶門柳,去去塞北鴻。
永言寄歌詩,用以慰幽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徂 (cú):往,去。
- 蘭苕 (lán tiáo):蘭草的莖。
- 蕙風 (huì fēng):香風,這裏指春風。
- 佳人:這裏指袁南宮。
- 天之末:天邊,形容遙遠。
- 高隱:隱居高遠之地。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有懷:有所思念。
- 朱弦 (zhū xián):紅色的琴絃,指琴。
- 大呂 (dà lǚ):古代音律之一,此處比喻音樂。
- 黃鐘 (huáng zhōng):古代音律之一,此處比喻音樂。
- 閶門 (chāng mén):蘇州城門名。
- 幽悰 (yōu cóng):深藏的情感。
翻譯
春天已去,江國暮色中,蘭草的莖在春風中輕輕搖曳。 袁南宮,你這位佳人,遠在天邊,隱居在山林泉石之間。 我心中有所思念,卻無法表達,愁思無邊無際。 琴絃輕撥,發出清脆的聲響,如同大呂黃鐘般悠揚。 看着閶門旁依依的柳樹,想象着塞北飛去的鴻雁。 我只能通過詩歌來表達我的思念,希望它能慰藉我深藏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隱居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無法相見之愁。詩中運用了蘭苕、蕙風等自然意象,營造出一種清新而略帶憂鬱的氛圍。通過朱弦、大呂、黃鐘等音樂元素的比喻,詩人巧妙地傳達了內心的情感波動。結尾處的閶門柳和塞北鴻,不僅增添了詩的畫面感,也加深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