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行

· 李瓚
日華悠悠江色清,碧波萬里生春明。商婦琵琶別怨生,擊楫渡江舟正行。 美人美人既無情,澧蘭沅芷揚芳馨,欲見不見心怦怦。 輕風吹羅裳,擊楫且勿忙。恐驚菰蒲中,交頸雙鴛鴦。 莫學桃根與桃葉,渡江一去音信絕。江上春來複春去,對此流光淚盈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擊楫 (jī jí):敲打船槳,常用來形容決心或激昂的情緒。
  • 商婦:商人的妻子。
  • 琵琶:一種絃樂器,常用於表達哀怨之情。
  • 澧蘭沅芷 (lǐ lán yuán zhǐ):澧水和沅水,芷是香草,這裏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怦怦 (pēng pēng):心跳的聲音,形容心情激動。
  • 菰蒲 (gū pú):兩種水生植物,常生長在淺水中。
  • 桃根與桃葉:比喻離別的親人或愛人。

翻譯

太陽的光輝照耀着江水,江色清澈,萬里碧波中春意盎然。商人的妻子彈奏着琵琶,別離的哀怨油然而生,我敲打着船槳,船正在江中行進。 那美人啊,你如此無情,就像澧水邊的蘭花和沅水邊的芷草,散發着芬芳,我想見你卻見不到,心中激動不已。 輕風吹拂着羅裳,我敲打着船槳,但請不要急忙。我擔心驚擾了菰蒲中的雙鴛鴦,它們在那裏交頸而眠。 不要學桃根和桃葉,一旦渡江離去,音信就斷絕了。江上的春天來了又去,面對這流逝的光陰,我的淚水盈滿了眼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渡江時的景色與情感,通過商婦琵琶的哀怨、美人的無情、以及對流逝時光的感慨,表達了深切的離愁別緒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日華、江色、碧波、蘭芷等,營造出一種既美麗又憂傷的氛圍。通過對擊楫渡江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激盪與不安,以及對美好事物無法觸及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瓚

李瓚

元平江路人,字子粲,一字子鬯,號弋陽山樵。旁通佛經及莊周之學。有《弋陽山樵稿》。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