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天也今如此,人乎可奈何。 臺邊西子去,宮裏北人過。 玉樹歌方息,金銅淚已多。 旌旗遮御路,舟楫滿官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子:指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 北人:指元朝的蒙古人。
  • 玉樹:指《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曲子,後被視爲亡國之音。
  • 金銅:指銅人,古代用於紀念的銅像,此處象徵着亡國的哀思。
  • 旌旗:旗幟。
  • 御路:皇帝出行的大道。
  • 官河:官方管理的運河。

翻譯

天意如此,人又能如何呢? 西子般的佳人已去,北方的征服者已至。 《玉樹後庭花》的歌聲剛停,金銅像的淚水已流多。 旌旗遮蔽了皇家的道路,舟船充滿了官方的運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朝征服南宋後的淒涼景象,通過對比西子的離去和北人的到來,以及《玉樹後庭花》的歌聲與金銅像的淚水,表達了詩人對故國淪亡的深切哀痛。詩中「天也今如此,人乎可奈何」一句,既是對天意的無奈接受,也是對人事無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痛,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