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羑里(yǒu lǐ):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湯陰縣北,相傳爲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之地。
- 消息盈虛:指事物的興衰變化。
- 三分天下:指將天下分爲三部分,這裏暗指周文王在羑里推演《周易》,預見到未來的三分天下局勢。
- 彖易(tuàn yì):《周易》中的彖辭,解釋卦辭的含義。
- 心學:指通過《周易》傳達的哲學思想。
- 清祠:指供奉周文王的祠堂,象徵着對周文王的敬仰和紀念。
- 永思:永遠的思念和敬仰。
翻譯
我早已知曉事物的興衰變化, 對於將天下分爲三部分的預見,我絕不輕率。 偶然間通過《周易》的彖辭傳達了深邃的哲學思想, 千年以來,供奉周文王的祠堂象徵着對他的永恆思念和敬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周文王在羑里推演《周易》的歷史典故的回顧,表達了對周文王智慧和遠見的敬仰。詩中「消息盈虛久已知」一句,既展現了周文王對世事變化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理解。後兩句則通過「彖易傳心學」和「千古清祠表永思」,傳達了對周文王哲學思想傳承的讚美,以及對其永恆紀念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三月七日廷試進士讀卷作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十七日承詔篆追號明廟璽文錫宴中書有衣幣之賜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三月七日廷試越三日奏進士牓名作 》 —— [ 元 ] 周伯琦
- 《 哭憲使巴克實彥卿 》 —— [ 元 ] 周伯琦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宣文下直四絕句 》 —— [ 元 ] 周伯琦
- 《 北邙望洛中作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