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憲使巴克實彥卿

清時多顯達,名使忽淪亡。 氣槩萬夫特,才華百代良。 燭妖懸藻鑑,剸兕厲干將。 搏擊風霜甚,銓衡杗桷當。 山濤公服衆,張敞法威強。 持節巡行遠,觀風號令揚。 埶摧狐兔膽,澤被蜑猺鄉。 課最超恩級,遷喬贊廟堂。 登瀛非左次,移病輟高翔。 畿憲重來肅,民蟊自致戕。 埋輪聲震嶽,戢羽謗盈囊。 遂有賀蘭役,其如隴道長。 衆思還表著,誰料困膏肓。 霄漢無雕鶻,山川失棟樑。 朋知皆雪弟,志士總嗟傷。 昔別儒班日,叨陪講席行。 音諧流水趣,賞劇禊亭觴。 已矣惟荒土,悲哉對夕陽。 形骸雲霧杳,名姓簡編香。 幸有池中鳳,奇毛續世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氣槩(gài):氣概。
  • 剸兕(tuán sì):比喻勇猛。
  • 杗桷(máng jué):比喻重要的職位或人物。
  • 蜑猺(dàn yáo):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課最:考覈成績最優。
  • 遷喬:升遷。
  • 登瀛:比喻進入高位。
  • 移病:因病辭職。
  • 民蟊(máo):比喻害民的官吏。
  • 埋輪:比喻隱退。
  • 戢羽:收斂羽翼,比喻退隱。
  • 賀蘭役:指賀蘭山一帶的軍事行動。
  • 膏肓(gāo huāng):比喻病重無法救治。
  • 朋知:朋友和知己。
  • 禊亭:古代舉行禊事的亭子。
  • 形骸(hái):身體。
  • 簡編:書籍,這裏指史冊。
  • 奇毛:奇特的羽毛,比喻傑出的才能或品質。

翻譯

在清明時代,顯赫的人物突然逝去,令人痛心。他的氣概超羣,才華橫溢,是百代難得的良才。他像燭火一樣照亮邪惡,勇猛如剸兕,手持干將般的利劍。他的權威如風霜般嚴峻,擔任重要職位如杗桷般穩固。他像山濤一樣受到衆人尊敬,像張敞一樣執法嚴明。他持節巡視四方,觀察民風,號令四方。他的威勢使敵人膽寒,恩澤遍及邊遠地區。他因考覈成績優異而升遷,爲朝廷出謀劃策。他因病辭職,不再高飛。他再次擔任京城的監察官,嚴厲打擊害民的官吏。他的隱退聲震山嶽,退隱後謗言滿囊。他參與了賀蘭山的戰役,但病重無法救治。他的逝去,使得天空失去了雕鶻,山川失去了棟樑。他的朋友和知己都感到悲痛,志士們都在哀嘆。我們曾一起在講席上學習,一起在禊亭中飲酒作樂。現在他已逝去,只剩下荒土,我們對着夕陽悲嘆。他的身體已化作雲霧,但他的名字永載史冊。幸好他的後代繼承了他的優秀品質,繼續帶來吉祥。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一位傑出人物逝去的深切哀悼。詩中通過豐富的比喻和典故,描繪了這位人物的非凡才華、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他的逝去不僅是個人悲劇,也是時代的損失。詩人的悲痛之情溢於言表,同時也表達了對後繼有人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懷念和對時代英才的崇高敬意。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