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望洛中作
北邙障黃河,隆然更迢遞。
曲如屏千疊,遠若城萬雉。
河水昆崙來,奔猛沸鐵騎。
靡然循其隈,豈敢逞齧噬。
嵩高倚天外,緱嶺聳雲際。
虎牢相鉤連,要束犬牙制。
溫洛蕩其膺,造化清淑萃。
居然天地中,大哉此形埶。
危級困登躋,僕痡馬欲斃。
曾巔更平陸,桑粟富樹藝。
小屋間荒冢,累累不可計。
我來二月初,一雨淨埃曀。
壯觀愜夙聞,四表得遙睇。
奠鼎老龜食,金湯遺來世。
智識或霄壤,捐大得其細。
裴回千載思,下山復小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邙(běi máng):山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北。
- 隆然:高聳的樣子。
- 迢遞(tiáo dì):遙遠。
- 屏:屏風,這裏比喻山峯如屏風般排列。
- 雉(zhì):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一雉等於三丈長、一丈高。
- 昆崙(kūn lún):即崑崙,這裏指黃河的源頭。
- 鐵騎(tiě qí):比喻黃河水流湍急如鐵騎奔騰。
- 靡然:順從的樣子。
- 隈(wēi):山彎曲的地方。
- 齧噬(niè shì):咬噬,比喻侵蝕。
- 嵩高(sōng gāo):即嵩山,位於河南省。
- 緱嶺(gōu lǐng):山名,位於河南省。
- 虎牢:地名,位於河南省,古代軍事要塞。
- 溫洛:指洛陽,因洛陽位於洛水之濱,氣候溫和。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者,這裏指自然。
- 清淑:清新美好。
- 形埶(xíng shì):形勢,地勢。
- 危級:高而陡的臺階。
- 僕痡(pū pū):疲憊不堪。
- 曾巔:山頂。
- 桑粟:泛指農作物。
- 富樹藝:指土地肥沃,適合種植。
- 荒冢(huāng zhǒng):荒廢的墳墓。
- 埃曀(āi yì):塵埃和陰霾。
- 奠鼎:古代祭祀時放置祭品的器具,這裏比喻洛陽的重要地位。
- 金湯:比喻堅固的防禦。
- 霄壤:天壤之別。
- 裴回:徘徊。
- 小愒(xiǎo kài):小憩。
翻譯
北邙山像屏障一樣擋在黃河前,高聳而遙遠。山峯如屏風般層層疊疊,遠看像城牆般連綿不斷。黃河水從崑崙山奔涌而來,湍急如同鐵騎衝鋒。它順從地沿着山彎曲的地方流淌,不敢有絲毫侵蝕。嵩山高聳入雲,緱嶺聳立雲端。虎牢關相連,形成犬牙交錯的防禦。洛陽位於溫和的洛水之濱,自然環境清新美好。這裏的地勢真是天地間的壯麗景象。我艱難地攀登,疲憊不堪,馬也快要支撐不住。山頂之後是平坦的土地,桑樹和粟米豐富,適合種植。荒廢的墳墓和小屋隨處可見,數不勝數。我來到這裏是在二月初,一場雨洗淨了塵埃和陰霾。我滿足地觀賞着這壯觀的景色,遠眺四周。洛陽如老龜般穩固,其堅固的防禦留給後世。智慧和見識或許有天壤之別,我捨棄了宏大的視野,專注於細節。我徘徊思考着千年的歷史,下山後稍作休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邙山的壯麗景色和洛陽的地理形勢,通過對比黃河的奔騰與山勢的雄偉,展現了自然的壯闊與人文的厚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如「曲如屏千疊」、「奔猛沸鐵騎」,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畫卷。同時,詩人通過對洛陽曆史地位的隱喻,表達了對這座古城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深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