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歸 ·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涼欺羽扇,風生蘄竹,秋意漸滿院落。商聲又過梧桐井,還誤剖瓜佳會,泛槎仙約。謾憶中庭兒女夜,幾笑語、花樓歡樂。尚認得、織女橋邊,半是舊烏鶴。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許,暗抱一襟離索。箭壺催夢,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對良宵感舊,鬢髮蕭蕭嘆潘岳。闌干迥、翠簾休卷,待到更深,啼螿聲又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蘄竹:指用蘄竹制成的笛子,蘄竹是一種質地堅硬的竹子,常用於制作樂器。
  • 商聲:指鞦天的聲音,商是古代五音之一,與鞦季相應。
  • 剖瓜佳會:指七夕節時,人們剖瓜以象征牛郎織女相會。
  • 泛槎仙約:槎是古代指木筏,泛槎指乘筏渡水,仙約指與仙人相約。
  • 織女橋:指銀河,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七夕在銀河相會。
  • 烏鶴:指烏鴉和仙鶴,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吉祥。
  • 明河:指銀河。
  • 離索:離愁別緒。
  • 箭壺催夢:箭壺是古代計時器,催夢指時間流逝,催人老去。
  • 枕屏移恨:枕屏是古代牀上的屏風,移恨指因思唸而生的怨恨。
  • 啼螿:螿是蟬的一種,啼螿指蟬鳴。

繙譯

涼意侵襲著羽扇,風從蘄竹間吹過,鞦天的氣息漸漸充滿了院落。鞦天的聲音又從梧桐井邊傳來,卻誤以爲是在剖瓜慶祝七夕,或是乘筏與仙人相約。徒然廻憶起庭院中兒女的歡聲笑語,花樓上的歡樂。還記得織女橋邊,多半是舊時的烏鴉和仙鶴。

在銀河的光影下,美好的時光如此安排,心中卻暗自抱有離愁別緒。箭壺催促著夢境,枕屏上移轉著怨恨,我們是青春的行者。麪對這美好的夜晚,感慨往事,歎息著鬢發已斑白如潘嶽。欄杆外,翠簾不必卷起,等到夜深,蟬鳴聲又起。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七夕爲背景,通過對鞦天景象的描繪和對往昔歡樂時光的廻憶,表達了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詞中運用了許多與七夕相關的典故,如剖瓜、泛槎、織女橋等,增強了節日的氛圍。同時,通過對離愁別緒的描寫,展現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七夕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