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 春日寄錢塘諸友
舊時月。曾照河橋夜別。鞦韆下、花露染衣,倚馬相看動愁絕。登臨黯望徹。思落吳山萬疊。江村路,春水乍生,南浦迢迢恨難越。匆匆換時節。怪驛未緘鱗,殘柳成列。平湖入夢情猶切。
嗟樂事長在,壯遊都誤,酣歌迷舞興未歇。耿前恨休說。悽咽。亂愁結。記詩滿花箋,歌喚桃葉。琵琶水面今誰撥。但碧檻長倚,楚蘺空擷。相思難寄,待更把,斷柳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鞦韆:古代一種遊戲,用繩索懸掛於高處,下端系一橫板,人在板上盪來盪去。
- 倚馬:靠着馬,形容等待或思索的樣子。
- 愁絕:極度憂愁。
- 吳山:山名,在今浙江杭州,西湖邊。
- 南浦:南面的水邊,常用來指送別之地。
- 緘鱗:封存的信件,比喻未傳達的消息。
- 平湖:平靜的湖面,這裏指西湖。
- 酣歌:盡情地唱歌。
- 迷舞:沉迷於舞蹈。
- 耿:耿耿於懷,心中不能釋懷。
- 花箋:裝飾精美的信紙。
- 桃葉:指歌曲《桃葉歌》,古曲名。
- 琵琶:一種絃樂器,常用於伴奏或獨奏。
- 碧檻:綠色的欄杆。
- 楚蘺:楚地的蘺草,這裏指楚地的植物。
翻譯
往昔的月光,曾照亮河橋下的夜晚,我們在此分別。鞦韆下,花露染溼了衣裳,我靠着馬,與你相望,心中涌起無盡的憂愁。登高望遠,目光穿透了吳山層層疊疊的山巒。江村的小路上,春水初漲,南面的水邊遙不可及,離別的恨意難以逾越。
時光匆匆,時節更迭。奇怪的是,驛站的信件未能封存,殘柳已成排。平靜的湖面進入夢中,情感依舊深切。嘆息那些快樂的時光常在,而遠遊卻總是被耽誤,沉醉於歌聲和舞蹈,興致未減。心中的前嫌,還是不要提起。
心情淒涼,愁緒糾結。記得詩篇填滿了花箋,歌聲喚起了《桃葉歌》。水面上,如今誰還會撥動琵琶?只有碧綠的欄杆長久地倚靠,楚地的蘺草空自採摘。相思之情難以傳達,等待着再次折斷那斷柳。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回憶爲背景,深情地表達了對錢塘諸友的思念與離愁。詩中通過「舊時月」、「河橋夜別」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離別畫面,情感真摯動人。詞中運用了許多富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如「吳山」、「南浦」、「平湖」,增強了地域色彩和情感的深度。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元代詞人邵亨貞的高超藝術成就。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齊天樂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 —— [ 元 ] 邵亨貞
- 《 春草碧 》 —— [ 元 ] 邵亨貞
- 《 木兰花慢 》 —— [ 元 ] 邵亨貞
- 《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點絳脣 》 —— [ 元 ] 邵亨貞
- 《 春從天上來次南金早春韻 》 —— [ 元 ] 邵亨貞
- 《 送傅子初先生之信州録事 》 —— [ 元 ] 邵亨貞
- 《 浣溪沙 · 早春 》 —— [ 元 ] 邵亨貞
- 《 八声甘州 次钱思复怀钱塘旧游韵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