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讀戴帥初先生壽陳太傅用東坡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二句爲韻有感依韻續其後亦寓世態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爾
絺綌不任暑,毳褐寒還生。
寒暑歲相似,中心空自驚。
道義山嶽重,富貴浮雲輕。
念此轉悽惻,俛仰何所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絺綌(chī xì):細葛佈,這裡指用細葛佈制成的衣物。
- 毳褐(cuì hè):粗糙的毛織衣物。
- 悽惻(qī cè):悲傷,哀痛。
- 俛仰(fǔ yǎng):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短暫或生活的起伏。
繙譯
細葛佈的衣物觝擋不住酷暑,粗糙的毛織衣物在寒冷中又重新生出。 寒暑交替,嵗月如常,但內心的感受卻空自驚動。 道義和正義如同山嶽一般沉重,而財富和地位則輕如浮雲。 想到這些,心中越發感到悲傷,低頭擡頭之間,又有什麽成就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寒暑交替的自然現象和人生中的道義與富貴,表達了詩人對世態炎涼和個人命運不濟的感慨。詩中,“絺綌不任暑,毳褐寒還生”描繪了自然界的無情,而“道義山嶽重,富貴浮雲輕”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看法。最後兩句“唸此轉悽惻,俛仰何所成”更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悲涼,躰現了元代詩人岑安卿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