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河邊老人念我出,遠寄京華書一行。 爲言白髮今多少,又報南園竹樹荒。 門外石田粳稻熟,犢子新生子如鹿。 莫戀官家有俸錢,長年作客如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邊老人:指詩人在河邊遇到的老人。
  • 京華:指京城,這裡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南園:詩人在家鄕的園子。
  • 竹樹荒:竹子和樹木荒蕪,形容園子荒廢。
  • 石田:貧瘠的田地。
  • 粳稻:一種稻米,這裡泛指稻米。
  • 犢子:小牛。
  • 新生子如鹿:形容小牛的活潑可愛。
  • 官家:指官府。
  • 俸錢:官員的薪水。
  • 長年作客:長期在外地做官或居住。
  • 束□:原文中缺失的字,可能指束縛或限制。

繙譯

河邊的老人掛唸我外出,遠道寄來一封來自京城的信。 信中告訴我白發又增了多少,還提到家鄕南園的竹樹已經荒蕪。 他提到門外的貧瘠田地裡粳稻已經成熟,小牛新生的小牛犢活潑如鹿。 不要貪戀官府的薪水,長期在外如同被束縛。

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李孝光寫給友人的詩,通過河邊老人的口吻,傳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官場生活的反思。詩中,“白發”和“竹樹荒”象征著嵗月的流逝和家園的荒廢,而“粳稻熟”和“犢子新生”則描繪了家鄕的田園景象,與官場的束縛形成對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情和對官場生活的淡泊態度。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