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古淵上人

廿年轉走虎狼叢,名利荒寒到處同。 杳杳木杯鯨浪外,飄飄金錫蜃雲中。 詩篇想見推敲熟,乘法爭傳大小通。 偶此相逢破愁寂,旃檀香裏坐薰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廿年:二十年。
  • 轉走:四處奔波。
  • 虎狼叢: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地方。
  • 名利荒寒:追逐名利卻感到空虛和寒冷。
  • 杳杳:深遠的樣子。
  • 木杯:指僧侶使用的木製飲器。
  • 鯨浪:巨大的波浪,比喻艱險的環境。
  • 金錫:指僧人的錫杖。
  • 蜃雲:海市蜃樓般的雲霧,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詩篇想見推敲熟:想象中的詩篇經過反覆推敲已經非常熟悉。
  • 乘法:佛教用語,指修行方法。
  • 大小通:指無論大小事都能通達。
  • 愁寂:憂愁和寂寞。
  • 旃檀:一種香木,這裏指旃檀香。
  • 薰風:和煦的風。

翻譯

二十年間四處奔波於險惡之地,追逐名利卻感到空虛和寒冷,到處都是如此。 僧侶手持木杯,在巨浪之外顯得遙遠,手持金錫杖,在虛幻的雲霧中飄飄然。 想象中的詩篇經過反覆推敲已經非常熟悉,修行方法無論大小事都能通達,被廣泛傳頌。 偶然相遇,打破了我的憂愁和寂寞,坐在旃檀香中,享受着和煦的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二十年來在險惡環境中追逐名利的經歷,以及對僧侶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虎狼叢」、「鯨浪」、「蜃雲」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詩人所處的艱難環境。後兩句則轉向對僧侶生活的讚美,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