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常寄山中友詩韻

清朝雅望稱高年,臺閣文章入渾然。 青禁從容親講讀,素書珍重問林泉。 花明別館尋幽到,酒熟良朋取次延。 寂寞山中舊遊處,紫苔蕪沒種芝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朝:清明的朝廷。
  • 雅望:美好的聲望。
  • 高年:年高德劭的人。
  • 臺閣:指朝廷重臣的官署,如尚書省等。
  • 渾然:完整不可分割的樣子。
  • 青禁:指皇宮。
  • 素書:指書信。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取次:依次。
  • 紫苔:紫色的苔蘚。
  • 蕪沒:被雜草掩蓋。
  • 芝田:傳說中仙人種靈芝的地方,這裏指隱居的田園。

翻譯

在清明的朝廷中,美好的聲望屬於那些年高德劭的人,他們在朝廷中的文章渾然天成。在皇宮中從容地講讀,珍重地收到書信詢問山林泉石的生活。在花明之處尋找幽靜的別館,酒已熟,良朋依次邀請。在山中那寂寞的舊遊之地,紫色的苔蘚掩蓋了曾經種植靈芝的田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高德劭的朝廷重臣的生活狀態,他在朝廷中享有美好的聲望,文章渾然天成。詩中「青禁從容親講讀」一句,展現了他在皇宮中的從容與學識。後兩句轉向山林生活,表達了與友人的交往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回到山中的舊遊之地,紫苔蕪沒的芝田,透露出對往昔的懷念與淡淡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往昔歲月的懷念。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