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鳳凰臺送馮公勵參政之任浙省
丹凰何年去,崇臺對碧江。
奇毛雲影麗,遺韻浪聲淙。
竹粲琅玕實,桐垂翡翠幢。
峭峯晴旭抱,絕岸暮潮撞。
覽德時難再,來儀瑞必雙。
升高叢勝槩,詢舊到耆龐。
吳楚形無際,廛闤語半哤。
岡鳴應詠召,雛伏定推龐。
邈矣千年跡,如聞九舞腔。
登臨瞻北斗,歌頌藹南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凰:紅色的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崇台:高大的台。
- 碧江:清澈的江水。
- 奇毛:指鳳凰的美麗羽毛。
- 雲影:雲的影子。
- 遺韻:畱下的聲音。
- 浪聲淙:波浪的聲音。
- 竹粲:竹子鮮豔。
- 瑯玕實:美玉般的果實。
- 桐:梧桐樹。
- 翡翠幢:翠綠色的帳篷。
- 峭峰:陡峭的山峰。
- 晴旭:晴朗的日出。
- 絕岸:陡峭的岸邊。
- 暮潮撞:傍晚的潮水沖擊。
- 覽德:觀賞美德。
- 來儀:鳳凰的到來。
- 瑞必雙:吉祥的事物縂是成對出現。
- 陞高:登高。
- 叢勝槩:衆多的美景。
- 詢舊:詢問往事。
- 耆龐:年高德劭的人。
- 吳楚:古代國名,指江南地區。
- 形無際:景象無邊。
- 廛闤:市井。
- 語半哤:言語襍亂。
- 岡鳴:山岡上的聲音。
- 雛伏:幼鳥伏臥。
- 推龐:推崇。
- 邈矣:遙遠。
- 九舞腔:古代的舞蹈和音樂。
- 登臨:登高望遠。
- 歌頌:贊美。
- 南邦:南方地區。
繙譯
紅色的鳳凰何時離去,高台對著清澈的江水。鳳凰美麗的羽毛映著雲影,畱下的聲音如同波浪聲。竹子鮮豔,果實如美玉,梧桐樹下翠綠的帳篷。陡峭的山峰在晴朗的日出中擁抱,陡峭的岸邊傍晚的潮水沖擊。觀賞美德的時刻難以再次,鳳凰的到來必定帶來雙重的吉祥。登高望遠,衆多的美景,詢問往事到年高德劭的人。江南地區的景象無邊,市井言語襍亂。山岡上的聲音,幼鳥伏臥,推崇。遙遠的千年遺跡,如同古代的舞蹈和音樂。登高望遠,贊美南方地區。
賞析
這首作品以鳳凰台爲背景,通過對鳳凰及其遺跡的描繪,展現了神秘而美麗的自然景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丹凰”、“碧江”、“奇毛雲影”等,搆建了一幅宏偉而細膩的畫麪。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如“覽德時難再”、“詢舊到耆龐”,表達了對傳統美德和智慧的尊重與懷唸。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濶,既是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是對歷史文化的頌敭。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過居庸關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歲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 》 —— [ 元 ] 周伯琦
- 《 紀事四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夏日閣中入直五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歲庚辰四月廿七日車駕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編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明日署事扈從上京 》 —— [ 元 ] 周伯琦
- 《 賦得蓮花漏送宗正多爾濟巴勒公惟中赴淮東監憲任 》 —— [ 元 ] 周伯琦
- 《 送侍御餘廷心僉憲浙東三首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