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止照歸古洪曲江三首

· 惟則
鑾江鎮上雙江洲,大船解纜荒洲頭。 掛帆蔽空搥鼓發,白浪卷雪風蕭颼。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飛驊騮。 向來歸興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鑾江鎮: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江邊的鎮子。
  • 雙江洲:指兩條江交匯處的島嶼或沙洲。
  • 解纜:解開系船的繩索,準備開船。
  • 蔽空:遮天蔽日,形容帆船的帆布非常大。
  • 搥鼓:敲鼓,古代船隻出發時常有此儀式。
  • 蕭颼:形容風聲。
  • 驊騮:古代良馬名,這裏比喻船行迅速。
  • 悠悠:形容心情的深遠和複雜。

翻譯

在鑾江鎮上的雙江洲,大船解開了纜繩,停在荒涼的洲頭。船帆如雲遮天,鼓聲隆隆,船隻乘風破浪,白浪如雪,風聲蕭瑟。故山的景色三天就忽然映入眼簾,彷彿天上的良馬飛馳而來。一直以來,我的歸鄉之興就是如此強烈,而今天送你離去,我的心情卻是複雜而深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情景和心情。詩中通過「鑾江鎮」、「雙江洲」等地理名詞,勾勒出一幅江邊送別的畫面。帆船解纜、鼓聲震天、風浪翻滾,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船隻出發的壯觀場面。後兩句則通過「故山」和「驊騮」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渴望和對友人離去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歸鄉的嚮往。

惟則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譚。得法於明本。闢吳城東北隅廢圃爲方丈,名師子林。又嘗遁跡松江之九峯。號佛心普濟文惠大辨禪師。工詩。有《師子林別錄》。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