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得
般若酒泠泠,飲多人易醒。 餘住天台山,凡愚那見形。 常遊深谷洞,終不逐時情。 無思亦無慮,無辱也無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般若(bō rě):佛教用語,意爲智慧。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清涼、清澈。
  • 天台山:位於浙江省,是中國佛教名山之一。
  • 凡愚:指普通人和愚昧之人。
  • 時情:指時下的風氣或潮流。

翻譯

智慧之酒清涼透徹,飲後使人容易清醒。 我居住在天台山,普通愚昧之人怎能見到我的身影。 常常遊歷深谷洞穴,始終不追隨時下的風氣。 心中無思無慮,既不受辱也不求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通過「般若酒」的比喻,詩人描繪了一種精神上的清醒與超然。居住在天台山,遠離塵囂,詩人強調自己與「凡愚」之人的區別,表明自己追求的是深層次的精神境界,而非世俗的榮辱。詩中的「無思亦無慮,無辱也無榮」更是體現了詩人對於內心平和與自由的嚮往。

拾得

拾得

唐僧。太宗貞觀時人。天台山國清寺豐幹禪師遊鬆徑,見一十餘歲兒童,遂引至寺,付庫院。經三紀,令知食堂。與寒山友,狀類顛狂。閭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見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連臂走出,沈跡無所。胤復往寒巖謁問,便縮入巖穴中入滅。尋其遺物,唯於林間並村墅屋壁得詩三百餘篇。 ► 56篇诗文

拾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