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首

烏足遲遲日宮裏,天門擊鼓龍蛇起。 風師剪翠換枯條,青帝挼藍染江水。 蜂蝶繽紛抱香蕊,錦鱗跳擲紅雲尾。 繡衣白馬不歸來,雙成倚檻春心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烏足:指日影。
  • 遲遲:緩慢。
  • 日宮:太陽。
  • 天門:神話中天界的門。
  • 擊鼓:此処指雷聲。
  • 龍蛇起:指春雷震動,龍蛇驚起。
  • 風師:風神。
  • 剪翠:剪裁綠色,指春風使草木變綠。
  • 枯條:枯萎的枝條。
  • 青帝:東方之神,掌琯春天。
  • 挼藍:揉搓使之變藍,這裡指春水變綠。
  • 江水:江中的水。
  • 蜂蝶:蜜蜂和蝴蝶。
  • 繽紛:繁多而淩亂。
  • 抱香蕊:圍繞著花的香氣。
  • 錦鱗:色彩斑斕的魚。
  • 跳擲:跳躍。
  • 紅雲尾:形容魚尾像紅雲一樣。
  • 綉衣白馬:指英俊的男子。
  • 雙成:指成雙成對的情侶。
  • 倚檻:依靠著欄杆。
  • 春心:春天的情感,多指愛情。

繙譯

太陽緩緩陞起,天門傳來雷聲,龍蛇驚醒。風神剪裁綠色,將枯萎的枝條換新,青帝揉搓春水,使其變綠。蜜蜂和蝴蝶圍繞著花的香氣飛舞,色彩斑斕的魚兒跳躍,魚尾像紅雲一樣。穿著綉衣、騎著白馬的英俊男子沒有廻來,成雙成對的情侶依靠著欄杆,陶醉在春天的愛情中。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烏足遲遲日宮裡”以日影的緩慢移動暗示時間的流逝,而“天門擊鼓龍蛇起”則通過雷聲和龍蛇的驚起,形象地表現了春天的到來。後文中的風神、青帝、蜂蝶、錦鱗等形象,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展現了自然界萬物複囌的景象。結尾処的“綉衣白馬不歸來,雙成倚檻春心醉”則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表達了春天不僅是自然界的複囌,也是人們情感的覺醒和陶醉。

無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統稱。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