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得小兒安童書

· 乃賢
辭家海上忽三年,念汝令人思惘然。 萬里書來春欲暮,一庭花落夜無眠。 賈生空抱憂時策,季子難求負郭田。 但得南歸茅屋底,盡將書冊教燈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上:指遠離家鄉的地方,這裏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外地。
  • 念汝:想念你。
  • 思惘然:心情迷茫,憂思不已。
  • 萬里書來:從遙遠的地方寄來的信。
  • 春欲暮:春天即將結束。
  • 一庭花落:庭院中的花兒凋落。
  • 夜無眠:整夜無法入睡。
  • 賈生:指西漢時期的賈誼,他曾因憂國憂民而上書,但未被採納。
  • 憂時策:指關心時事、憂國憂民的策略或建議。
  • 季子:指戰國時期的蘇秦,他曾遊說六國合縱抗秦,但最終未能成功。
  • 負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比喻有利的條件或基礎。
  • 南歸:回到南方。
  • 茅屋底:茅草屋裏,指簡樸的家園。
  • 盡將書冊教燈前:將所有的書籍都拿來在燈下教授。

翻譯

離開家鄉在海上漂泊已經三年,每當想起你,我的心情就變得迷茫和憂思。 從萬里之外寄來的信件,我收到時春天已經快要結束,庭院中的花兒也已凋落,我整夜無法入睡。 我像賈誼一樣空有憂國憂民的策略,卻無法實現;像蘇秦一樣難以獲得有利的條件。 只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南方簡樸的家園,將所有的書籍都拿來在燈下教授。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辭家海上忽三年」一句,既展現了時間的流逝,也暗示了作者的漂泊無依。後文通過對春天將盡、花落無眠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作者的孤獨和憂愁。詩的最後,作者表達了對歸鄉教書的深切向往,體現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知識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