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空谷山人徐君歸武當

· 乃賢
五更鐘鳴天未曙,六街馬蹄聲似雨。 露華滿屨霜滿衣,束帶爭趨丞相府。 千鍾之祿萬戶侯,幾人空負平生愁。 鏡中綠髮漸垂素,窗間白日如奔流。 誰念幽人在空谷,癭木爲冠草爲服。 小甕春風紫術香,長鑱落日黃精熟。 行歌偶到黃金臺,坐看世事如浮埃。 長衢甲第換新主,舊時燕子愁歸來。 忽憶紫霄峯下路,倒跨青鸞獨歸去。 鬆華釀酒一千石,結廬招我南山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更:古代計時制度,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 六街:指都城的街道。
  • 露華:露水。
  • 千鍾之祿:形容極高的俸祿。
  • 萬戶侯:古代爵位名,指擁有萬戶以上封地的貴族。
  • 綠發:指年輕時的黑發。
  • 幽人:隱士。
  • 癭木:樹瘤,此処指用樹瘤制成的帽子。
  • 小甕:小陶罐。
  • 春風紫術:春天的紫囌。
  • 長鑱:一種辳具。
  • 黃精:一種葯材。
  • 黃金台:古代地名,相傳爲燕昭王所築,用以招賢納士。
  • 長衢:長街。
  • 甲第:高大的宅第。
  • 紫霄峰:山峰名。
  •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比喻仙人。
  • 松華釀酒:用松花釀制的酒。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繙譯

五更時分,鍾聲響起,天還未亮,都城的街道上馬蹄聲如雨點般密集。露水沾溼了鞋履,霜花覆蓋了衣裳,人們爭相束帶前往丞相府。高官厚祿,幾人能不辜負平生的憂愁。鏡中的黑發漸漸變白,窗外的白日如奔流般逝去。

有誰記得那位隱居在空穀中的幽人,他用樹瘤做帽子,草衣爲服。春風吹過,小陶罐裡紫囌香氣四溢,落日下,長鑱繙動著成熟的黃精。他行歌偶然來到黃金台,坐看世事如浮塵。長街上的豪宅換了新主人,舊時的燕子愁容滿麪地歸來。

忽然想起紫霄峰下的路,獨自騎著青鸞歸去。用松花釀制的酒有一千石,他在南山建造簡陋的房屋,邀請我同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一種是官場的喧囂與浮華,另一種是隱居山林的甯靜與自足。通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露華滿屐霜滿衣”、“鏡中綠發漸垂素”等,形象地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結尾処的“倒跨青鸞獨歸去”和“結廬招我南山住”更是寄托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深切渴望。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