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明皇祀圜丘樂章凱安

· 不詳
馨香惟後德,明命光天保。 肅和崇聖靈,陳信表皇道。 玉戚初蹈厲,金匏既靜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馨香:芳香,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聲。
  • 後德:帝王的德行。
  • 明命:明確的命令或天命。
  • 天保:天命所保,指國家的安定。
  • 肅和:莊嚴肅穆與和諧。
  • 聖霛:神聖的精神或神霛。
  • 陳信:陳述忠誠。
  • 皇道:帝王的治國之道。
  • 玉慼:玉制的斧頭,古代用於禮儀。
  • 蹈厲:形容舞蹈時動作的威武。
  • 金匏:古代樂器,形狀似葫蘆,用金屬制成。
  • 靜好:和諧美好。

繙譯

芬芳的香氣象征著帝王的德行,明確的命令昭示著天命所保。 莊嚴肅穆與和諧中崇敬神聖的精神,陳述忠誠以表白帝王的治國之道。 玉制的斧頭在舞蹈中威武地揮動,金制的葫蘆樂器奏出和諧美好的樂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祭祀場景中的各種象征性元素,如“馨香”、“玉慼”、“金匏”,來表達對帝王德行和治國之道的贊美。詩中“馨香惟後德”一句,即以芳香喻德,強調了帝王的德行是國家的根基。而“玉慼初蹈厲,金匏既靜好”則通過具躰的禮儀器物和音樂,展現了祭祀的莊嚴與和諧,進一步躰現了皇權的神聖和國家的安定。整躰上,詩歌語言典雅,意境莊重,充滿了對皇權的尊崇和對國家繁榮的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