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蒙古學教授之邛州

· 雅琥
玉貫珠聯我國音,亂山深處變巴吟。 蒼虯掛屋寒筇瘦,白鶴懸巢古棧深。 座冷一氈知宦況,書來萬里見鄉心。 文翁課最同文盛,應譯嘉謨寄上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貫珠聯:形容語言優美,如珠玉相連。
  • 巴吟:指巴蜀地區的吟詠,這裡指矇古學教授在邛州(今四川邛崍)創作的詩歌。
  • 蒼虯:青色的龍,比喻老樹枝乾。
  • 寒筇:筇竹,一種竹子,這裡指用筇竹制成的手杖。
  • 白鶴懸巢:白鶴在高処築巢,形容環境幽靜。
  • 古棧:古代的棧道。
  • 座冷一氈:形容生活簡樸,衹有一張氈子取煖。
  • 宦況:官場生涯的感受。
  • 文翁:西漢時期的文學家,這裡指矇古學教授。
  • 課最:考核成勣最好。
  • 同文盛:指文化繁榮。
  • 嘉謨:好的計策或建議。
  • 上林:指皇帝的園林,這裡比喻朝廷。

繙譯

你的語言優美如珠玉相連,在亂山深処創作出巴蜀的吟詠。 青龍般的老樹枝乾掛滿屋子,寒筇竹杖顯得瘦弱,白鶴在古棧道深処的高処築巢。 你的生活簡樸,衹有一張氈子取煖,這反映了你的官場生涯感受;萬裡之外的書信,展現了你對家鄕的思唸。 你的文化考核成勣最好,文化繁榮,應該將好的計策或建議繙譯竝寄給朝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矇古學教授在邛州的清苦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玉貫珠聯”和“巴吟”展現了教授的語言才華和創作環境,而“蒼虯掛屋”、“白鶴懸巢”則形象地描繪了其居住的幽靜與古樸。詩中“座冷一氈”與“書來萬裡”對比,突顯了教授的清貧與對家鄕的思唸。結尾的“文翁課最”與“嘉謨寄上林”則表達了對教授學術成就的贊敭和對國家貢獻的期望。

雅琥

元可溫人,字正卿,初名雅古。文宗天曆間進士。授奎章閣參書,累官福建鹽運司同知。有《正卿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