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
戢戢亂峯裏,一峯獨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愛幽深,一住五十年。
懸牘到其上,乘牛耕藥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雲中仙。
山僧獨知處,相引衝碧煙。
斷崖晝昏黑,槎臬橫只椽。
面壁攀石棱,養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沒,始到茅堂邊。
見客不問誰,禮質無周旋。
醉臥枕欹樹,寒坐展青氈。
折鬆掃藜牀,秋果顏色鮮。
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白犬舐客衣,驚走聞腥羶。
乃知軒冕徒,寧比雲壑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戢戢(jí jí):形容山峯密集的樣子。
- 懸牘:掛在高處的文書。
- 槎臬(chá niè):木樁。
- 禮質:禮儀。
- 青氈:青色的毛毯。
- 鍊蜜:煉製蜂蜜。
- 軒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吏出門時所穿戴的禮服和禮帽,這裏指高官顯貴。
- 雲壑:雲霧繚繞的山谷。
翻譯
在密集的山峯之中,有一座峯獨自聳立向天。從下面看它像一個尖頂,峯頂上卻有泉水流淌十里。有志之士喜愛這幽深之地,一住就是五十年。文書懸掛在峯頂,他騎着牛耕種藥田。他的衣食不求於人,宛如雲中的仙人。山中的僧侶知道他的所在,引領我穿過碧綠的煙霧。斷崖之上,白天也昏暗無光,木樁橫七豎八地支撐着。面對峭壁攀爬石棱,只有養足力氣纔敢前進。休息片刻,太陽已經西沉,纔到達茅屋旁邊。見到客人不問姓名,禮儀簡樸,沒有繁文縟節。醉臥時枕着傾斜的樹幹,寒冷時鋪開青色的毛毯。折下松枝掃拂藜牀,秋天的果實顏色鮮豔。煉製蜂蜜敲打石炭,洗澡時乘着瀑布的泉水。白犬舔舐客人的衣服,驚跑時聞到腥羶之氣。這才知道,那些高官顯貴,怎能比得上在這雲霧繚繞的山谷中安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居山中的志士的生活,通過對比山中的幽靜與世俗的繁華,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權貴的輕蔑。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戢戢亂峯」、「十里泉」、「衝碧煙」等,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境界。通過對隱士簡樸生活的描寫,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