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宇文?

· 于鵠
讀書林下寺,不出動經年。 草閣連僧院,山廚共石泉。 雲庭無履跡,龕壁有燈煙。 年少今頭白,刪詩到幾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宇文?:人名,唐代文人。
  • 於鵠:唐代詩人。
  • 林下寺:指位於林間的寺廟。
  • 動經年:指長時間不外出。
  • 草閣:簡陋的房屋。
  • 山廚:山中的廚房。
  • 石泉:山石間的泉水。
  • 雲庭:指寺廟的庭院,因高聳入雲而得名。
  • 履跡:腳印。
  • 龕壁:供奉佛像的壁龕。
  • 燈煙:指佛龕中的燈火所產生的煙。
  • 年少:年輕時。
  • 頭白:頭髮變白,指年老。
  • 刪詩:指修訂、刪減詩作。

翻譯

在林間的寺廟中讀書,久不出門已過多年。 簡陋的草屋與僧院相連,山中的廚房共享着石泉。 雲霧繚繞的庭院不見人跡,佛龕的壁上留有燈火的煙痕。 年輕時已開始白髮蒼蒼,修訂詩作不知到了第幾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山林的文人生活。詩中,「讀書林下寺,不出動經年」展現了主人公的清靜與超脫,而「草閣連僧院,山廚共石泉」則進一步以簡樸的生活環境來體現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雲庭無履跡,龕壁有燈煙」通過對寺廟靜謐景象的描寫,加深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深遠。最後,「年少今頭白,刪詩到幾篇」則透露出主人公雖年紀輕輕卻已白髮蒼蒼,專注於修訂詩作,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執着與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學藝術的追求。

于鵠

于鵠

唐人。工詩。初隱居漢陽,年三十猶未成名。代宗大曆中,嘗爲諸府從事。有集。 ► 69篇诗文

于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