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 于鵠
微雪軍將出,吹笳天未明。 觀兵登古戍,斬將對雙旌。 分陣瞻山勢,潛兵制馬鳴。 如今青史上,已有滅胡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微雪:細小的雪。
  • 軍將:軍隊的將領。
  • 吹笳:吹響號角。
  • 天未明:天還沒有亮。
  • 觀兵:檢閱軍隊。
  • 古戍:古老的軍事要塞。
  • 斬將:擊敗敵方的將領。
  • 雙旌:兩面旗幟,常用來表示勝利。
  • 分陣:佈置陣型。
  • 潛兵:祕密行軍的士兵。
  • 制馬鳴:控制馬匹,使其不發出聲響。
  • 青史:歷史記載。
  • 滅胡名:消滅胡人的名聲。

翻譯

細小的雪花中,軍隊的將領正準備出發,號角聲在天還未亮時吹響。檢閱軍隊,登上古老的軍事要塞,擊敗敵將,贏得了兩面勝利的旗幟。根據山勢佈置陣型,祕密行軍的士兵控制着馬匹,使其不發出聲響。如今,在歷史的記載中,已經有了消滅胡人的名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冬日黎明前的軍事出徵圖。通過「微雪」、「吹笳」、「天未明」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緊張而肅穆的氛圍。詩中「觀兵登古戍,斬將對雙旌」展現了將領的英勇和軍隊的勝利。最後兩句「如今青史上,已有滅胡名」則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功績的自豪和對英雄事蹟的頌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唐朝邊塞詩的雄渾與壯麗。

于鵠

于鵠

唐人。工詩。初隱居漢陽,年三十猶未成名。代宗大曆中,嘗爲諸府從事。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