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八使:指八個州的刺史或官員。
- 東人:指東方的人,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東方的士人。
- 九霄:指天空的最高処,比喻極高的地位或聲譽。
- 鳳門:古代指宮門,也用來比喻朝廷或高官顯貴的地方。
- 卿雲:指高官顯貴乘坐的車上的雲紋裝飾,也用來比喻高官顯貴。
繙譯
八個州的官員都在慎重地尋找有才能的人,而東方的人獨獨推薦了你。 你的身躰雖然受限於千裡之外,但你的名聲已經傳到了九霄雲外。 遠行的路途反而讓人喜歡別離,離別的言語中暫時珍惜著分別。 在鳳門,衆多士人聚集,你將帶著珮劍進入那高官顯貴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是皎然送別德清衛明府赴選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和對離別的不捨。詩中“八使慎求能,東人獨薦君”展現了衛明府的才能被廣泛認可,而“身猶千裡限,名已九霄聞”則形象地描繪了其名聲遠敭的情景。後兩句“遠路繙喜別,離言暫惜分”巧妙地表達了離別時的複襍情感,既有對未來的期待,也有對分別的惋惜。最後兩句“鳳門多士會,擁珮入卿雲”預示了衛明府未來的煇煌,同時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典型風格。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
僧皎然的其他作品
- 《 兵後早春登故鄣南樓望崑山寺白鶴觀示清道人幷沈道士 》 —— [ 唐 ] 僧皎然
- 《 奉酬袁使君送陸灞卻回期道寺院 》 —— [ 唐 ] 僧皎然
- 《 採實心竹杖寄贈李萼侍御 》 —— [ 唐 ] 僧皎然
- 《 兵馬曹季良宅夜集 》 —— [ 唐 ] 僧皎然
- 《 和邢端公登臺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 》 —— [ 唐 ] 僧皎然
- 《 奉同顏使君真卿開元寺經藏院會觀樹文殊碑 》 —— [ 唐 ] 僧皎然
- 《 送李少賓赴舉 》 —— [ 唐 ] 僧皎然
- 《 同顏魯公泛舟送皇甫侍御曾 》 —— [ 唐 ] 僧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