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義亭驛送李長史縱夜泊臨平東湖

長亭賓馭散,岐路起悲風。 千里勤王事,驅車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門鴻。 處處堪傷別,歸來山又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餞別處。
  • 賓馭:賓客和駕車的人。
  • 岐路:分岔的道路。
  • 勤王事:爲王室效力,指公務。
  • 驅車:駕車前行。
  • 洞庭水:指洞庭湖的水,這裏泛指湖水。
  • 塞門鴻:塞外的雁,鴻指大雁。
  • 山又空:指歸來後,山中空無一人,顯得孤寂。

翻譯

長亭上,賓客和駕車的人已經散去,分岔的路上吹起了悲傷的風。 千里迢迢爲王室效力,駕車在明亮的月光下前行。 寒意從洞庭湖的水面上升起,夜晚穿越塞門時,大雁飛過。 處處都是傷感的離別,歸來後,山中空無一人,顯得孤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夜晚送別李長史後的孤獨與哀愁。詩中通過「長亭賓馭散」和「岐路起悲風」等意象,傳達了離別的淒涼氛圍。後句「千里勤王事,驅車明月中」展現了詩人對公務的忠誠與旅途的艱辛。而「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門鴻」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內心的孤寂與寒冷。結尾的「處處堪傷別,歸來山又空」深刻表達了離別後的空虛與無盡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皎然詩歌的獨特魅力。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