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重擬五雜俎

五雜俎,篋中線。往復還,雙飛燕。不得已,長門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襍俎(zǔ):古代一種遊戯,類似於現代的骰子遊戯,這裡可能指代一種複襍的情感或境遇。
  • (qiè):小箱子,這裡比喻內心的隱秘之処。
  • 長門怨:出自漢代司馬相如的《長門賦》,講述漢武帝的皇後陳阿嬌被廢後,幽居長門宮的哀怨之情。這裡泛指宮怨或失寵後的哀怨。

繙譯

五襍俎,藏於心間的小箱線。往複還,如同雙飛燕。無可奈何,衹能抒發長門之怨。

賞析

這首作品以“五襍俎”爲引子,通過“篋中線”、“雙飛燕”和“長門怨”三個意象,巧妙地表達了內心的複襍情感和無奈境遇。詩中“篋中線”暗示了隱秘而糾結的思緒,“雙飛燕”則象征著往複無常的命運,而“長門怨”則是對這種境遇的哀怨抒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和對內心情感的深刻描繪。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