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馮公嶺

· 陳高
絕壁倚霄漢,千峯勢如馳。 何年五丁士,鑿石連天梯。 縈紆不可上,髣髴登峨眉。 白石齧我足,霜風吹我衣。 前途政迢遞,我已筋力疲。 寒花道傍開,幽鳥林間啼。 彷徨俯自慰,少憩日已西。 浮生浪奔走,困踣胡爾爲。 他年履坦道,慎勿忘嶮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丁士:傳說中的五個力士,能開山劈石。
  • 縈紆(yíng yū):曲折盤旋。
  • 髣髴(fǎng fú):彷彿,似乎。
  • (niè):咬,這裏指摩擦。
  • 迢遞(tiáo dì):遙遠。
  • 筋力:體力。
  • 少憩(shǎo qì):稍作休息。
  • 履坦道:走在平坦的道路上。
  • 嶮巇(xiǎn xī):艱險崎嶇。

翻譯

絕壁直插雲霄,千峯之勢如奔騰。 不知何年五丁士,開鑿了這連天的石梯。 曲折盤旋難以攀登,彷彿在攀登峨眉山。 白石摩擦着我的腳,寒風吹拂着我的衣。 前方的路途正遙遠,我已經筋疲力盡。 路邊的寒花盛開,林間的幽鳥啼鳴。 徘徊中自我安慰,稍作休息已是日落西山。 浮生若夢,奔波勞碌,爲何要如此困頓? 將來若走在平坦大道,切莫忘記這艱險崎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攀登險峻山嶺的艱辛經歷,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內心體驗,表達了人生旅途的艱難與不易。詩中「絕壁」、「千峯」等意象展現了山嶺的雄偉與險峻,而「縈紆不可上」、「筋力疲」則體現了攀登的艱難。最後,作者通過對比「履坦道」與「忘嶮巇」,提醒人們在順境中不忘曾經的艱辛,體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陳高

元溫州平陽人,字子上,號不繫舟漁者。順帝至正十四年進士。授慶元路錄事,明敏剛決。不滿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縣尹,亦不就。方國珍欲招致之,無從得。平陽陷,浮海過山東,謁河南王擴廓帖木兒,論江南虛實,陳天下之安危。擴廓欲官之,會疾作卒。有《不繫舟漁集》、《子上存稿》。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