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廣福寺石屏山房懷曾子白修撰陳伯清侍講
遊行滯春雨,憩息依禪林。
寺門閉寥闃,崖石聳嶔崟。
幽禽飛復止,修竹何森森。
賞寂屏塵慮,觀空起遐心。
分榻坐雲影,巡廊步晚陰。
緬懷玉堂彥,曾此共登臨。
惆悵撫遺蹟,石徑蒼苔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憩息:休息。
- 禪林:佛教寺院。
- 寥闃:寂靜無聲。
- 嶔崟(qīn yín):山勢高聳的樣子。
- 森森:形容竹林茂密。
- 屏塵慮:摒棄塵世的煩惱。
- 遐心:遠大的心志或深遠的思緒。
- 玉堂彥:指有才華的文人。
翻譯
在春雨中游走,疲憊時便在佛寺中休息。寺門緊閉,四周靜悄悄的,山崖上的岩石高聳而險峻。幽靜的鳥兒飛來飛去,修長的竹子茂密成林。在這裏,我摒棄了塵世的煩惱,心中涌起了深遠的思緒。我坐在雲影下,漫步在走廊上,享受着傍晚的陰涼。我懷念那些曾在玉堂中才華橫溢的朋友們,他們也曾與我一同來到這裏。我惆悵地撫摸着這些遺蹟,石徑上長滿了深深的青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春雨中游走後,在廣福寺石屏山房的所見所感。詩中,「寥闃」、「嶔崟」、「森森」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了寺院的靜謐與自然景觀的壯美。通過「賞寂屏塵慮,觀空起遐心」表達了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對塵世煩惱的摒棄和對深遠思緒的追求。結尾處,作者對往昔友人的懷念與對遺蹟的惆悵,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展現了作者對過往時光的留戀與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