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母節義詞

· 陸仁
迢迢南海水,波浪無晨暮。 一葦萬里航,逢彼蛟鱷怒。 良人竟漂溺,浩蕩隨煙霧。 海水無時枯,妾恨何由訴。 擔將沃焦石,去築良人墓。 之死弗二天,秉節金石固。 煢煢膝下雛,愛惜如寶璐。 塵凝玉鏡臺,肯怨芳年度。 牀前明月光,照妾見情愫。 兒大羽翼成,豈不懷乳哺。 春暉照高堂,叢萱湛晨露。 母兮喜及養,母也增哀慕。 金堅金可鎔,鬆堅鬆可蠹。 貞哉陳母節,永言垂竹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迢迢(tiáo tiáo):遙遠的樣子。
  • 一葦:比喻小船。
  • 蛟鱷:傳說中的水生猛獸。
  •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 浩蕩:廣闊無邊。
  • 沃焦石:傳說中能吸水的石頭,比喻極重之物。
  • 之死:至死。
  • 弗二天:不改變心意。
  • 秉節:堅守節操。
  • 金石固:比喻堅定不移。
  •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
  • 膝下雛:指子女。
  • 寶璐:珍貴的玉石。
  • 玉鏡臺:比喻清澈明亮。
  • 芳年:美好的年華。
  • 情愫(sù):真情實感。
  • 春暉:春天的陽光。
  • 叢萱:叢生的萱草,比喻母親。
  • 晨露:清晨的露水。
  • 哀慕:哀思和敬慕。
  • 竹素:竹簡和白絹,古代書寫材料,此處指記載。

翻譯

遙遠的南海水,波浪不分晨昏。 一葉小舟航行萬里,遭遇了蛟鱷的憤怒。 親愛的丈夫竟被水流吞沒,廣闊無邊隨煙霧消散。 海水永不枯竭,我的恨意何處訴說。 我擔起沃焦石般的重擔,去修建丈夫的墳墓。 至死不改變心意,堅守節操如金石般堅固。 孤獨無依的膝下兒女,我視如珍寶。 塵封的玉鏡臺,豈會怨恨芳華的流逝。 牀前的明月光,照見我的真情。 兒女長大翅膀硬了,我豈不懷念哺育的時光。 春日的陽光照耀高堂,叢生的萱草上晨露晶瑩。 母親啊,歡喜於兒女的奉養,也增添了對母親的哀思和敬慕。 金子雖堅金可熔,松樹雖堅鬆可蛀。 陳母的貞節真是堅定,永遠流傳於竹簡和白絹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堅貞不渝的妻子,在丈夫不幸遇難後,她堅守節操,撫養兒女,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切懷念和對兒女的深愛。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象徵,如「沃焦石」、「金石固」等,強調了妻子的堅定和不易。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南海水」、「波浪」、「明月光」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陸仁

元河南人,寓居崑山,字良貴,號樵雪生,又號乾乾居士。沈靜簡默,明經好古。工詩文,善書。館閣諸公推重之,稱爲陸河南。有《乾乾居士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