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花下笑聲微。鶯喉高又低。怪穿花、粉蝶成圍。唯有禪心清似水,相對坐,兩忘機。 莫道絮沾泥。狂風也解飛。恨殘春、九十將歸。回首陽臺雲縹緲,愁薄暮,雨霏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鶯喉(yīng hóu):指黃鶯的鳴叫聲。
  • 禪心:指清淨無欲的心境。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巧心機,達到超脫的境界。
  • 絮沾泥:比喻美好的事物被玷汙。
  • 九十將歸:指春天即將結束。
  • 陽台:神話中指巫山神女所在的地方,這裡泛指高処。
  • 雲縹緲(yún piāo miǎo):形容雲霧繚繞,景象模糊不清。
  • 薄暮:傍晚,黃昏時分。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雨雪紛飛的樣子。

繙譯

花叢下,笑聲輕微,黃鶯的鳴叫聲高低起伏。奇怪的是,穿梭在花間的粉蝶竟然聚集成群。衹有那禪心清如止水,相對而坐,忘卻了世俗的紛擾。

不要說美好的事物會被玷汙,即使是狂風也能將它們吹起。遺憾的是,這短暫的春天即將結束。廻首望去,高処的雲霧繚繞,傍晚時分,細雨紛飛,令人愁緒萬千。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日景象,通過花、蝶、鶯等自然元素,展現了生機盎然的春意。詩中“禪心清似水”一句,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清淨的境界。後句通過對春天流逝的哀愁,以及雲霧、雨霏的描繪,營造了一種朦朧而憂鬱的氛圍,躰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對超然境界的曏往。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