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隱者

· 陳雷
地隔煙霞絕垢氛,悠悠世事了無聞。 漁樵來往頻分席,麋鹿尋常不離羣。 花下一尊黃菊露,鬆間千頃紫芝雲。 箕山潁水風流遠,誰謂高情屬隱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垢氛(gòu fēn):污濁的氣氛。
  • 麋鹿(mí lù):一種鹿科動物,常用來象徵隱逸生活。
  • 紫芝(zǐ zhī):一種珍貴的藥用菌類,常用來象徵仙境或長壽。
  • 箕山(jī shān):古代傳說中的隱士居住地。
  • 潁水(yǐng shuǐ):河流名,流經今河南省,常與隱逸文化相關聯。

翻譯

這片土地被煙霞隔絕,遠離了塵世的污濁,世間紛擾之事我已全然不聞。漁夫和樵夫頻繁來往,卻各自分席而坐,麋鹿則常常成羣結隊,不曾離羣。花下我獨酌黃菊露,松林間千頃之地,紫芝如雲。箕山與潁水的風流故事流傳久遠,誰能說這種高潔的情操不屬於隱逸之士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林的理想圖景,通過對比塵世的污濁與山林的清新,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詩中「地隔煙霞絕垢氛」一句,即以煙霞爲屏障,隔絕了塵世的污濁,體現了隱逸之地的高潔與超脫。後文通過對漁樵、麋鹿、黃菊、紫芝等自然元素的描繪,進一步以景寓情,展現了隱逸生活的寧靜與自在。結尾提及箕山潁水,不僅增添了詩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強調了隱逸精神的高遠與不朽。

陳雷

雷字公聲,秀民之子,有《窳庵集》。公聲詩尤工近體,如《寄王近智》雲:「煙村白屋留孤樹,野水危橋蹋臥槎。」《奉雲門張佈政》雲:「月轉桐陰書帙靜,幕深花影吏人稀。」皆佳句也。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