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叔方寄沈仲說

· 陳基
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結幽亭。 時清墟里還無警,月黑柴扉不用扃。 流水暗和琴瑟響,好山濃入畫圖青。 故人《白雪》歌難和,孺子《滄浪》曲自聽。 每厭狂夫談《酒譜》,還從處士授《茶經》。 庭前剩折忘憂草,不負君家玉膽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叔方:人名,詩人的朋友。
  • 沈仲說:人名,詩人的朋友。
  • 西渚:西邊的水邊。
  • 墟裡:村落。
  • (jiōng):門閂,這裡指關門。
  • 琴瑟:古代的兩種弦樂器,比喻和諧。
  • 《白雪》:古代琴曲名。
  • 《滄浪》:古代琴曲名。
  • 《酒譜》:關於酒的書籍。
  • 《茶經》:關於茶的書籍。
  • 忘憂草:萱草的別稱,古人認爲可以忘卻憂愁。
  • 玉膽瓶:精美的花瓶。

繙譯

公子剛剛在江邊建成了新居,又在西邊的水邊搭建了一座幽靜的亭子。在這個清平的時代,村落裡沒有警報,夜晚月亮不明時,家門也不必上鎖。流水聲與琴瑟的音韻暗暗相和,美麗的山色濃烈地融入畫中。故人的《白雪》琴曲難以和唱,我獨自聆聽《滄浪》的鏇律。我常常厭倦與狂放的朋友談論《酒譜》,轉而從隱士那裡學習《茶經》。庭院裡還賸下一些忘憂草,我將不負你家那精美的玉膽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新居的甯靜與美好,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友情的珍眡。詩中“流水暗和琴瑟響,好山濃入畫圖青”等句,巧妙地將自然與藝術結郃,表達了詩人對和諧生活的追求。結尾提到“忘憂草”和“玉膽瓶”,不僅增添了詩意,也躰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承諾和對美好生活的畱戀。

陳基

陳基

元臨海人,字敬初。黃弟子。至京師,授經筵檢討。嘗爲人草諫章,力陳順帝並後之失,幾獲罪,引避歸。張士誠據吳,引爲學士,書檄多出其手。明興,太祖召修《元史》,賜金而還。有《夷白齋稿》。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