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袁易
爛鋪蜀錦寫烏絲。憶傾卮。燕來時。猶記半揎,雲袖見凝脂。燕子只今何處去,庭院悄,誤心期。 綠蕪凋盡衆芳遲。弄仙姿。瞰方池。墮井殘妝,依約景陽妃。不比春宵常苦短,拚剪盡,燭千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錦:四川出產的絲織品,色彩鮮豔。
  • 烏絲:黑色的絲線,這裏指書寫用的墨線。
  • 傾卮:倒酒,這裏指飲酒。
  • 半揎:半卷,指衣袖半卷。
  • 雲袖:長袖,如雲般飄逸。
  • 凝脂:比喻皮膚白嫩如凝固的脂肪。
  • 綠蕪:綠色的雜草。
  • 仙姿:仙女般的姿態。
  • 景陽妃:指傳說中的美女,這裏比喻美麗的女子。
  • 心期:心中的期待或約定。
  • (pàn):捨棄,不顧一切。

翻譯

絢爛如蜀錦般鋪展開來,書寫着烏黑的絲線。回憶起那次飲酒,燕子飛來的時節。還記得那半卷的雲袖,露出的凝脂般肌膚。如今燕子不知飛向何方,庭院靜悄悄,錯過了心中的期待。

綠色的雜草凋零,衆花也遲開。她展現出仙女般的姿態,俯瞰着方形的池塘。那墮入井中的殘妝,依稀可見景陽妃的影子。不像春夜那樣總是苦短,我寧願剪盡千枝蠟燭,也不願這夜晚結束。

賞析

這首作品以絢麗的蜀錦和烏絲書寫爲開篇,回憶了與美人相聚的時光,燕子的到來增添了詩意。詩中「半揎雲袖見凝脂」細膩地描繪了美人的風姿。後文通過「綠蕪凋盡」和「墮井殘妝」等意象,表達了時光流逝、美好易逝的哀愁。結尾的「拚剪盡,燭千枝」則強烈地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不捨。整首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袁易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袁易

元平江長洲人,字通甫。力學不求仕進。闢署石洞書院山長,不就。居吳淞具區間,築堂名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讎。有《靜春堂詩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