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 陳基
久雨妨農事,那堪夜復晨。 雲浮滄海日,花誤洞庭春。 行路悲遊子,匡時仰大臣。 未甘棲遁跡,霄漢有通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久雨:長時間的雨。
  • :阻礙。
  • 農事:農業生產活動。
  • 那堪:怎能忍受。
  • 雲浮:雲彩飄浮。
  • 滄海:大海。
  • 花誤:花兒因雨而誤了開放的時機。
  • 洞庭春:洞庭湖春天的景色。
  • 行路:旅行,行走。
  • 遊子:離家在外的人。
  • 匡時:挽救時局,指有志於改變現狀。
  • :仰望,敬仰。
  • 大臣:有才能和責任感的官員。
  • 未甘:不甘心。
  • 棲遁:隱居避世。
  • 霄漢:天空。
  • 通津:通向成功的途徑。

翻譯

長時間的雨阻礙了農事,我怎能忍受這夜晚又到清晨的連綿雨聲。 雲彩飄浮遮住了大海上的日出,花兒因雨而錯過了洞庭湖春天的美景。 遊子在雨中行走感到悲傷,我仰望那些有志於挽救時局的大臣。 我並不甘心隱居避世,相信在天空中仍有通向成功的途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連綿雨天影響農事和美景的憂慮,以及對遊子旅途艱辛的同情。詩中,「雲浮滄海日,花誤洞庭春」描繪了雨天對自然美景的破壞,而「行路悲遊子,匡時仰大臣」則體現了詩人對時局的關切和對有志之士的敬仰。最後兩句「未甘棲遁跡,霄漢有通津」表達了詩人不甘隱居、渴望有所作爲的志向。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的關注和對理想的追求。

陳基

陳基

元臨海人,字敬初。黃弟子。至京師,授經筵檢討。嘗爲人草諫章,力陳順帝並後之失,幾獲罪,引避歸。張士誠據吳,引爲學士,書檄多出其手。明興,太祖召修《元史》,賜金而還。有《夷白齋稿》。 ► 179篇诗文